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ogin

免注册即享有会员功能

搜索
楼主: bullpow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6 march 27 season-end 圣山期末把脉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6-3-28 10:4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rman 于 2016-3-28 10:44 编辑
b-p 发表于 2016-3-28 10:25
啥是正确倾?再解释下,没明白


我把之前講過的連結貼過來,請點入觀看,「#6」篇。

http://www.skichinese.com/forum. ... 0455&pid=148623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0:5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power 于 2016-3-28 10:59 编辑

我来把个脉。
Emma: stance问题。core muscle不够。
体会hold a fart.

现在有轻微后座,导致往山上倒。
OSD不足。

但已经进步明显。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0:53:45 | 只看该作者
josh
故意加了反拧摆pose。特别是右脚弯。
Osd要加强。

还要注意turn shape。high performance
不能靠牺牲turn shape。那就舍本逐末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0:5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power 于 2016-3-28 11:27 编辑

Bullpower
Osd. Early balance.

另外自己的体会。我个人还是需要收弯时maintain separation
来增加angulation to provide grip。
最后一段滑的最喜欢 因为我努力去做了separation
And angulation.录像里并没有看出有什么 over done了。

以前总有CONCERN OVERDONE SEPARATION.
15#
发表于 2016-3-28 13:16:18 | 只看该作者
norman 发表于 2016-3-28 03:33
綠衣跟紅衣可以動作練熟一點再考慮要不要試試練習下面這段中的2:37~2:46秒的練習動作,重點在於彎尾外腳要 ...

慢侠这个视频是对症的,所谓“正确倾”的解读却只能说是partially正确,假如这说的真是我所理解的,指出弯入弯段能动地运作身体重心,把上个弯的momentum正确传递到下个弯,达到dynamic的skiing,或者csia所谓arc2arc的要求的话。

那么出弯入弯段,在skiing来说是个非常hairy的区域,有太多事要发生,而且要以正确的方式发生,所谓“倾”只是其中相对次要的东西,只强调这个忽视其它则会造成另外一种经典的错误滑法,即全程重心static,完了用上身往新弯压,去完成弯到弯的重心传递。再刻薄一点的话,我还要指出,慢侠头像上定格的那个瞬间,正是这个错误滑法的典型,出弯时stay在旧外刃上,上下分离归零,以往新弯内点杖触发一个上身向新弯内倾倒的动作,下身follow。这是非常典型的turning led by upper body,instead of lower。这样做的结果是新弯pressure出现会非常晚,根本不会起到传递momentum from arc to arc的作用。

正确的focus点,个人认为应该是板,刃,具体来说是transfer weight,由山下脚山上刃(旧外脚内刃),到山上脚山上刃(旧内脚外刃),完了通过一个山上脚山上刃的edge rolling的动作,把身体重心push forward,and into the new turn,同时完成自己的由旧内脚到新外脚,由小脚趾刃到大脚趾刃的承重转换,实现一个“early edging”的效果。就是说一进入新弯,刃就在那儿等着了。

“倾”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因为板放平,板底着雪的瞬间,上身的确是比板先进入新弯,感觉上是往山下free fall一样。但这rather是出弯maximize上下分离之后,由两腿之间的重心与刃的细腻转换(again,independent legs)产出的结果,而不是上身主动toppling出去的。这也符合overall的大原则,即滑雪是下半身运动,上半身竭尽全力保持稳定甚至lazy。

下面是慢侠所发视频这一段三个抓图的注解:





注意三幅抓图,上身向山下倾斜的角度是大体不变的,这个倾斜的来源,则主要是上个弯出弯时maximize的上下分离。由第一副抓图的身体重心在旧弯内,到第三幅抓图的身体重心已经进入新弯,变化其实主要发生在两条腿上。两腿关系先是一角拉向山上的菱形,到板刃放平时的方形,到最后一角拉向山下的菱形。

这其实才是所谓independent legs的具体运作。入弯后的short-long legs,只是结果。

从这里出发给牛爷把个脉的话,我觉得最后一个视频非常好,什么意思都有了,就是太timid,不够,特别是右脚出弯的上下分离,于是可以看到板刃放平瞬间:



牛爷的重心还不能严格地说已经进入新弯之内了吧。

当然这都是理论。in reality,我觉得至少我自己,在慢速和相对较小的弯形时,的确是上身往新弯去toppling的。我的自我把脉,是跟牛爷一样,出弯分离不够,release不到家。我看大师们和racer的视频,偶尔也有这个嫌疑其实。因为状态,地形或者其它什么原因,出弯太low,站在外脚上太久,release不足的时候,他们也是用上身的。但我想这个只是应变,补救,不该视为合理的正确的技术。

站在旧内脚外刃上去push forward,and into the new turn,牛爷所谓葵花宝典(九阴真经?)的东西,我本来想搞一搞,现在比较犹豫。好像我对滑雪的态度比从前严肃了,灌水吹牛也就不像以前那么随便。搞不清楚的一点在于,究竟是release,仅仅release,就可以把重心release到新弯里去呢,还是的确需要旧内脚的这个edge rolling,像打台球一样,把上个弯尾横向的momentum,用在旧内脚外刃的push,“折射”转向,投射到再向下十几个角度的新弯fall line的load点上?

我自己的体会,慢速较小的弯形,是需要后者的。陡坡,速度起来之后,彷佛不用。虽然你仍然可以,大概也需要,feel到旧内新外板由山上刃到板底,到山下刃的rolling转换。但这时这rather只是一个测量工具,用来衡量你是否做到正确的inclination,而不再需要用它来functionally去改变momentum的运转轨迹,因为出弯maximize分离已经足够改变轨迹的了。但是again,我自己的感受是不足为范例的。我那八成还是慢速小弯时分离不够,release不足而已。这还是状态好。状态不好,连板底都feell不到的时候,就只能往下toppling上身了。

我当下的看法,只用release忽略旧内脚外刃的push折射,比如csia强调的滑法,其实是一种“ski light”的滑法。由上个弯完成weight transfer到下个弯确实weight到新外脚,你有一个两脚都相对lightening的阶段。racing那个或者牛爷所谓九阴真经,则是“ski heavy”的一种滑法,转换前后始终保持至少一个雪板weighted,保持ski-snow contact,能量转换更有效力,效果上也更迅猛,刚猛。

坐在缆车上瞎看。但凡一个有水平的小racer,自由滑的时候都跟你乃至你山上的三级四级大牛们不同,有一种难于言表的沉重感,或者恨吧劲儿,大概就从这里区分开的吧。

所以牛爷那个归纳真的不对。这哪里是九阴真经,这是特么大力金刚掌式的阳刚滑法哈。xsia的滑法才阴呢。

做为范例,看一个施大小姐受伤后恢复训练的视频:



我说这里多数滑,都可视为我们天天说到的中平的对等物,大概因为伤后恢复,要的是感觉。顶尖racer的滑法,多数是carving或partial carving,你也很少见他们且立刃且转腿,所谓steering一个弯的。那么你仍然可以从这里的施大小姐身上,看到她跟多数recreational skier大师们,比如jfb的不同。

或者只是感觉吧。我是觉得这里的施大小姐真好有一比,就是关云长手持百二十斤的青龙偃月刀,驱动赤兔胭脂马,于两军阵前缓步而行那种气概(可能不是那么nice用这个来形容年轻女孩)。那么这个感觉哪来的?years of high level training, 肌肉训练,还有就是这个旧内脚外刃的push折射,实现的弯到弯之间的几乎毫无消耗的momentum转换,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

始终保持一个雪板weighted在转换区,也是避免stem,保持雪板平行的不二法门我觉得。weight一个雪板,另一个雪板相对lightening去协调两板之间的关系,你只需对付一个雪板就是了,这个样子。耸起来同时lightening两个板,等于同时对付两个板,反而出stem的几率更高。

至于说抬板,用来emphasis上面谈论的几件事,weight transfer, independent legs,early edging,osd之类,not necessary,但却是非常有效的。racer们多数是抬的,因为实在racing比赛环境太恶劣,要求太高,那么高的手,不emphasis也未必做对了。大师们偶尔抬,因为一个run下来几十上百个弯,保不齐有各种原因导致你做不到做不对。所以说猫大那个说法纯是扯。猫大现在几乎变成一条棍子了马德。仅仅视为对付烂雪的防御性措施呢,也不完全是这样。

点评

猫哥和你截图手段类似。但貌似你们不是一个人  发表于 2016-3-28 13:3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3:45:52 | 只看该作者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6-3-28 13:16
慢侠这个视频是对症的,所谓“正确倾”的解读却只能说是partially正确,假如这说的真是我所理解的,指出 ...

谢马达爷!
营养太丰富了.
我觉得你做了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把这些非CSIA 滑雪的好DEMO VIDEO
用CSIA 来解剖,解读, 分析.....
其实我也坚信, 最EFFICIENT 的滑雪,是一样的, 人体结构决定的.

我要花些时间去理清思路, 还好雪季结束了....

点评

牛爷口袋里还有多少高帽啊  发表于 2016-3-28 14:13
17#
发表于 2016-3-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我说马达啊,两位姐夫都批评咱了,知识越多越反动,你说你还这么严肃认真滴一整一大坨滴,真的好吗,你说网上灌水,不就是没雪滑时发泄一下寻个乐子么,真有啥真知灼见人都私底下缆车上谈了,真把脉人都当场手把手滴把了,网上求指点的其实大多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求把脉的其实大多都是求赞美的,谁也不服谁,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这也没啥奇怪的,都是人之常情嘛,所以我从来都是正话反说反话瞎说没事扯蛋,心甘情愿滴跟在瓜哥后面做一根火柴棍为繁荣论坛发一丝微弱的光而已,所以,我劝你还是别谈正确倾了,还是接着猜我开啥车吧

点评

你去把你两姐夫叫来, 我要和他们理论一下.  发表于 2016-3-28 14:11
18#
发表于 2016-3-28 14:14:32 | 只看该作者
cat 发表于 2016-3-28 14:02
我说马达啊,两位姐夫都批评咱了,知识越多越反动,你说你还这么严肃认真滴一整一大坨滴,真的好吗,你说网 ...

这可以看作是猫大由灌转搅的declaration么?
19#
发表于 2016-3-28 14:17:38 | 只看该作者
cat 发表于 2016-3-28 14:02
我说马达啊,两位姐夫都批评咱了,知识越多越反动,你说你还这么严肃认真滴一整一大坨滴,真的好吗,你说网 ...

啥车?你的眼神邪魅狂狷屌酷炫,那只能是丰田西耶那喽。。。

点评

nissan cube而已,智深兄眼花了。。。  发表于 2016-3-28 14:20
20#
发表于 2016-3-28 14:18:51 | 只看该作者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6-3-28 14:14
这可以看作是猫大由灌转搅的declaration么?

猫侠说,边灌边搅,热乎乎,香喷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kiChinese  

GMT-5, 2024-4-29 06:23 , Processed in 0.04790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