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ogin

免注册即享有会员功能

搜索
楼主: IntoTheWin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桶宝典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4-3-3 14:03:28 | 只看该作者
话说猫怎么也不见了。逮耗子办正事去了?

点评

也不能老是lower body leading吧,稍微聊聊upper也好,显得高雅  发表于 2014-3-3 15:43
cat
你们聊啥大脑小脑的,太没技术含量,提不起来兴趣啊  发表于 2014-3-3 14:32
52#
发表于 2014-3-4 10:53:1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拜读中。日韩滑法,gs,俺总觉得他们不是在画正圆,而是鸭蛋形椭圆。表现为快速抹过apex后,走一条切线,而不是雪板radius规定的那个圆的一部分。

俄的猜想是他们的滑法,是相对缺乏横向支撑的,导致这个结果。具体说上一个弯传递下来的动能,因为扭转的缺乏,没有有效转化为横向的支撑。

板压因此也不好。过apex,走板子radius规定的圆一段,通常是板压最大化的一段,他们如果真是草草抹过去的,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

当然这都是看视频导致的印象。视频多是从正面拍的,只能看到两维。上季坛上那位日本的女侠,总么不见了。在的话可以请教。

我常看的greg老兄所提到的较少angulation的控板法(号称是现代racing技术,但俄反复看shred的视频,也有相当的出入),大侠不打算列入研读的范围么。那个其实是真正的双脚滑法,即high-c全力压外板,内脚近乎悬空,apex各百分之五十,low-c反而是外轻内重。原理,俄得到的印象是,上半截,完全靠上一个弯传递过来的能量,以大幅inclination,施加到外板上,走一个非常圆的逗号的头部。这个能量在apex附近消耗了很多,需要横向支撑时,上内腿。这时的运行轨迹,则是逐步放开拉直的逗号的下半身。

俄反复看shred的视频,脚得他在high-c,的确是猛压外板的。但他也有angulation。整个弯内,用内腿支撑横向平衡的痕迹并不显著。

忘了说了,greg那个好马桶的,hip to hill小case。shred更不必说,是当今马桶天下第一了吧。

点评

看的有点晕, 等我慢慢看  发表于 2014-3-4 11:51
53#
发表于 2014-3-4 11:14:34 | 只看该作者
俄越来越倾向于相信,高高扬起的外侧手臂,就是横向支撑缺乏的表征。

日韩的不用说了,雪仗都撩起来了,用为补足的工具。从他们身边掠过,非常锐利地感受到仗尖的威胁。这个我有亲身体会。

本坛某位大侠的一个视频也是这样。高高抬起的外侧手臂,仿佛雄鹰的翅膀,矫健有力,煞是好看。但就运动的经济原则而言,是不合理的。这里的问题跟日韩的不扭转不同,俄脚得出在站姿,太窄了。到达一定速度之后,宽一点的站姿是本能的选择,因而是合理的选择。宽的站姿显然提供可以更好的横向支撑,就不需要用过度的外手臂动作去补救。
54#
发表于 2014-3-4 11:54:21 | 只看该作者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4-3-4 11:14
俄越来越倾向于相信,高高扬起的外侧手臂,就是横向支撑缺乏的表征。

日韩的不用说了,雪仗都撩起来了,用 ...

我去, 去年嫩嫌宽, 今年又嫌窄, 这可怎生是好呢

点评

正常。俄夏天说去,冬天就回来了。人生,就是来回折腾!  发表于 2014-3-4 13:00
55#
发表于 2014-3-4 11:56:18 | 只看该作者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4-3-4 10:53
继续拜读中。日韩滑法,gs,俺总觉得他们不是在画正圆,而是鸭蛋形椭圆。表现为快速抹过apex后,走一条切线 ...

大侠看不懂啊, 能给加个图片,视频啥的不?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2:30:34 | 只看该作者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4-3-4 10:53
继续拜读中。日韩滑法,gs,俺总觉得他们不是在画正圆,而是鸭蛋形椭圆。表现为快速抹过apex后,走一条切线 ...

日韩滑法, 没有大侠说的横搓, 一是板压不够, 二是释放晚.

HC加压, 需要非常高的速度支撑, 对我们业余选手有点难

anyway, 这些都是高级话题, 马桶宝典3的内容, 如果有的话.

马桶宝典针对的是立刃的问题, 属于第一道门槛.

点评

不是横搓,是横走。轻板,往横里领。这些都是感觉和对感觉的描绘,因而是不精确的。体育梆子喜欢,科学家不以为然,正常  发表于 2014-3-4 13:03
57#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2:32:59 | 只看该作者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4-3-4 11:14
俄越来越倾向于相信,高高扬起的外侧手臂,就是横向支撑缺乏的表征。

日韩的不用说了,雪仗都撩起来了,用 ...

高高抬起的外侧手臂, 根子是速度不够, 离心力不够, 需要反弓来平衡. 高高抬起的外侧手臂就是努力反弓的表现.

again, 我们业余选手, 能不能对付那么快的速度?
58#
发表于 2014-3-4 13:12:31 | 只看该作者
IntoTheWind 发表于 2014-3-4 12:32
高高抬起的外侧手臂, 根子是速度不够, 离心力不够, 需要反弓来平衡. 高高抬起的外侧手臂就是努力反弓的表 ...

是以一道向外的牵引力,起到不反弓,或站姿过窄,所带来的横向支撑缺乏的问题。

again,仅仅是感觉以及体育梆子式的对感觉的描绘,小脑为上限的讨论,入不了科学家的法眼。

high-c压板并不需要很高的速度,雪况好,把动作的次序练熟,就能做到。金鸡独立,往悬空的方向倒,必然需要用悬空的腿接,否则摔个大马趴,出自本能。这个就是apex开始内腿承重的原理。

greg的自由滑:



这种速度,不能算很快,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59#
发表于 2014-3-4 13:24:26 | 只看该作者
racer们的自由滑:



这里的速度都不快。

与业余流派大异其趣的地方,高c,外腿近乎蹬直,内脚近乎悬空,上来就百分之百压外腿。业余流派,都是渐进变化。次序,也有差异。

点评

好吧, 是苛求了. 我改  发表于 2014-3-5 13:53
那太苛求了,哈哈。shred1点建刃,2点见雪花,就已在gs里天下无敌了  发表于 2014-3-5 00:27
对了, 我一向认为, Fall Line从2点开始  发表于 2014-3-4 21:29
压力加上的时候, 基本也Fall Line了, 看看搓起的雪花就知道了. HC就是把样子摆出来, 好看  发表于 2014-3-4 21:23
60#
发表于 2014-3-4 13:46:20 | 只看该作者
最切近的例子,是本坛的:



视频后面那位胖的,过了trasition之后,两腿加压的次序是渐进的么?

俄在视频里看,在山上看,怎么看都是先压外腿,高c就压。当然,具体怎样,还得问他自己。

不拿雪仗的卡,客观上,也有推外腿的倾向。

点评

全程单脚滑听着可不对劲. 练习可以. 自由滑就有问题了  发表于 2014-3-5 13:53
俄在速度起来之后,雪况状态好的话,整一个run下来,根本就是全程单脚滑。transition?well,我是跳起来换刃,transition时哪个脚也不着力  发表于 2014-3-5 13:03
俄鸡啊,跟他滑过两次了,哈哈。百分百外脚那个没见过,也没听他说过  发表于 2014-3-5 12:58
补一点, 那位是JLUO大侠, 自己说过是100%外脚  发表于 2014-3-5 12:37
等我另起一篇, 说说HC加压的问题  发表于 2014-3-4 15: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kiChinese  

GMT-5, 2025-9-13 21:43 , Processed in 0.0371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