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ogin

免注册即享有会员功能

搜索
楼主: checkmoteu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吧,来点暴力美学:铁腿无敌mirko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3-4-28 21:18:06 | 只看该作者
多亏了同鞋们在这里捧场,让瓜瓜平淡的生活如此精彩
5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22:02:36 | 只看该作者
谢lupo和雪大侠鼓励。也该鼓励一下了哇。这帖快成瓜教主跟俄的对口相声了都……

coleman第一次占上位是钻进fedor的左王八拳内围玩了一个过肩摔。fedor倒地后立刻把coleman锁在怀里,让他没法施展,然后尝试翻滚transition到上位。coleman反transiion到fedor背部。fedor左手贴右脸,手臂护住脖子。coleman腾出右手扼颈,fedor朝一侧扭下巴,左手搬coleman扼颈手臂的肘部减压。coleman放弃,坐直,再用右手扼颈,fedor双手搬coleman扼颈手,反扭下巴,胳膊同时挡住coleman的左手,coleman还是没法合围双臂。稍一松劲儿,fedor立刻反手敲,逼coleman腾出一只手来还击,锁颈警报解除。coleman再松劲儿,尝试拳打,fedor高抬右胳膊防护,左手却在底下把脚锁也掰开了。一但掰开,左手立刻反敲coleman面门。一敲中地,coleman有畏缩的意思,再来第二下,同时借势翻滚transition,瞬间就跑到coleman上位去了。

coleman第二次占上位是抓了fedor膝顶的空子,搬腿摔。膝顶这下子俄脚得其实有中,而且够狠,几乎解决了coleman的战斗力。倒地之后,coleman虽然在上位,基本还没醒过神来。当然fedor那个armbar也太神乎其技了。

再仔细听,解说似乎在喊:arm bar,arm bar,he's got it。上面听写错误。

很早前看过fedor的一个传记片,很多mma高手和专家都提到fedor的一个重要特质,即冷静,很少犯错误。俄脚得mma的地面部分就好比下围棋的打劫,需要一口气一口气地算,冷静少犯错误的人肯定占上风,即便处于劣势。

coleman比fedor大12岁,这也是个问题。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00:21:09 | 只看该作者
灌着灌着又刹不住车了。看一个有意思的,fedor的拳法研究。

左勾拳:



右勾拳:



前手刺拳:



fedor的左右拳,其实只在某些时候算传统的勾拳。其他的,有时是直拳,有时是那个仿佛退出历史舞台的“摆拳”,有时根本是劈头盖脸砸。到底是什么,完全看击中瞬间,手相对身体的位置。

技法上,就是晃动上身——不管这个晃动是主动虚晃,还是闪避——摆拳头油锤一般左右抡出去。

这样的拳法,其实有个更准确的称呼是……

嫩答对了:王八拳。

这个首先,当然是威力巨大的拳法,fedor一再证实了的。其次,不正宗,不规矩,不好看。其利弊,前面也讨论过。这里想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掌故即,80年代中后期,中国刚开始恢复拳击运动的时候,拳坛上的主流打法,也恰恰就是这个样子……

那时对这个,好像叫闪击打法。行家指导我们说,初级打法叫反击,先格挡、遮蔽,再还击;中级打法叫迎击,格挡、遮蔽的同时还击;高级打法才是闪击,把主动和被动、进攻和防守、虚晃和闪避、蓄力和出手高度融合。

所以那时候的拳击比赛,左右晃着脑袋肩膀,飞拳对砸的场面比比皆是。

但此时国门已开,电视上是可以看到米国欧洲那些规矩漂亮的高水平赛事的。两下对比,观众不干了,说这哪是打拳,活脱脱王八舞爪子嘛。王八拳由此而来。

为什么会如此相似,俄颇怀疑与中国现代体育的苏东渊源有关。

首先苏俄在传统上,应该是有这样的拳法的。

我党当政之初,就跟人家一个加盟共和国没什么两样。政治经济制度不说,现代体育的技术体系,其实也完全是从人家那里搬过来的。俄比较熟的例,比如足球,国内教练(金志扬徐根宝戚务生那代人)教的基本技术,10几年前也还是苏联那套。

58年禁止拳击运动,转入地下,少有的一些留功夫在身上的,都是俄式。到八几年拳禁再开,也就这些人在折腾而已。相似很正常。

当然那时国内的王八拳法,不好看也不好用。就算真是俄式,相比fedor那个,只能算某种低水平的复制版本。

当时大家对这个都有一种弃之如敝屣的心。后来的发展,也的确比较欧美化了。不再大幅摇动,出拳规范漂亮,好像完全超越了这一套,进入高层次似的。

这时回头再看fedor的拳法,那份巨大的威力;而干净规矩漂亮的欧美拳击出身的mma选手,倒反过来赞叹研习这套王八拳法,之类。有没有梦醒了,又是一场空欢喜的感慨?

那时候有部电影叫《神鞭》,根据冯骥才的小说改编的,这个岁数的人应该有印象。主演王亚为,其实是87年全国首届拳击赛某级别冠军,蔽乡人也。俄参加散打训练班时的教练,跟他是北京体院(?)同学,关系甚好。那年他回乡路过拜访,一起吃饭,俄有幸参与。席间谈这个话题,某不知深浅的后生发难说你们那个王八拳法,实在难看的可以之类。渠闻言甚为不爽,淡淡反驳说不好看无所谓,好用就行,之类,具体当然忘记了。

他曾简单演示闪击打法,印象中酷似上面第一个视频里fedor的某个镜头,大抵是先向左下晃动弓腰,把对方注意力下引,同时拉左手蓄力,再猛地向右上大幅跃进,左前手抡出去直取下颚。记得他说曾用这招干掉无数好汉。又说向右闪身跃进并不单纯为了抡左手,同时也是闪避来自对方的可能性最大的几种进攻,有abcd若干,等等等等。

当时听说,哂笑而已。心里仿佛在想,这种不规范的打法,也就对付国内的,你换泰森试试,之类吧。回头再想,则又不然。打法如何无所谓,看个人水平。同样的打法,换了fedor,就算泰森在对面,也不见得吃亏吧。当然泰森也不是什么干净漂亮规矩的正统拳击打法,前面早说过了。

实在太晚了,先到这。有空再谈fedor那个刺拳和……

咏春所谓寸拳的关系,哈哈。

点评

神鞭看过的!  发表于 2013-4-29 08:48
54#
发表于 2013-4-29 06:48:26 | 只看该作者
说起拳头的准确,有效,我选 BJ penn

点评

没成名之前被打的一塌糊涂!他还写了一本回忆录。  发表于 2013-4-29 08:49
5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09:05:21 | 只看该作者
BJ Penn VS. St-Pierre,应该是最近的比赛吧:



身边的fench们爱死St-Pierre了,可以理解。因为这个,俄总是漠视St-Pierre,这个也不难理解吧。

从前有个同事是St-Pierre的大扇子,跟我说他也很爱看中国功夫片,但不相信可以那样打人。如你所知,俄somewhat持完全相同的观点,但仍被他洋洋自得的态度激怒,回他说功夫片是骗你们钱的,真玩命时我们用枪。

点评

UFC 94  发表于 2013-4-29 11:32
看两人肌肉,哎  发表于 2013-4-29 10:32
老了吧……  发表于 2013-4-29 09:50
BJ penn是不是不在状态啊!  发表于 2013-4-29 09:43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0:16:23 | 只看该作者
bas rutten,这个名字嫩听过没……

这是90年代的mma明星,参加的是日本组织的一个叫做Pancrase的联盟,早期mma赛事先驱之一。不戴拳套,但不准拳击面部好像。日本人设置这些大概是为了让本国柔道空手道出身的选手有更多发言权吧,结果如何呢,请观赏:



lupo大侠好像有比较激烈的反日情绪,看了一定很过瘾,哈哈。

俄相对缓和一些。中日韩,至少在体育上,算一个group。俄看过太多这方面赛事了,对这个group在这种项目上的前途,真的粉不看好,粉不看好。

日本人至少干实事的,一直在失败,也一直在尝试。

不戴拳套不准拳击,那就用掌法咯。bas rutten那个是标准的所谓少林小天星掌法,用掌根,中者往往应声而倒啊。俄总觉得ufc不好看,当然是因为俄老了。技法过于标准化,缺乏多样性,也是一个问题。

Pancrase联盟的no.1还不是bas rutten,而是ken shamrock,俄记得。

点评

是啊。like I said after,这个领域不允许想象力。日本人真觉得自己擅长掌法才搞这个规则吧?现实是血淋淋的,人家用拳击打法出掌,一样干死你...  发表于 2013-4-29 12:02
那個掌劈這麼厲害?!  发表于 2013-4-29 11:55
恩,没错,俺说自己有其它选择的话一定绕过日本产品。  发表于 2013-4-29 10:51
要俄们不要买日本雪板哪……难道俄记错了?  发表于 2013-4-29 10:37
不是大侠。我有哪一点让人感觉激烈的反日情绪?  发表于 2013-4-29 10:30
5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0:2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eckmoteur 于 2013-4-29 11:29 编辑

上面这个视频,乃至早期ufc和pancrase,所有不戴拳套的mma比赛,教育我们,当年国内传统武术抱怨戴拳套限制了他们的技术发挥的说法,是纯粹的扯淡。不戴拳套的话,你还能站在拳击或散打选手面前的时间,只会更短,由十秒钟缩短至一秒钟。泰拳或mma的话,你最好主动躺下。

5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0:36:17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对比,看一下1953年香港发生的巅峰对决,太极宗师对南派白鹤,也不戴拳套哦:



很高水平吧,哈哈(b-p在哪?)。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据说正是这场娘们打架式的宗师对决,启发了梁羽生的灵感,开启了香港新武侠小说的潮流。新武侠小说和日本武打电影,是香港功夫片的两大来源。中国功夫的可怕名声,则完全是靠香港功夫片创造出来的……

李小龙真的很能打么?在电影上,yes。

点评

稍受点训练的都知道,下巴颏跟脑干是个杠杆关系,脑干管人体平衡。下巴颏被打,立马栽葱!你看这两位的下巴颏,唉……  发表于 2013-4-29 12:16
严格地说,街头混混的水平比这个高多了。人家可是天天在打的  发表于 2013-4-29 12:12
這太搞笑了吧! 像是兩個街頭小混混在打架!  发表于 2013-4-29 12:08
这种是典型的所谓amateur下巴颏。新手滑雪,怕摔,本能地往坡上缩。amateur大家,怕被打着脸,本能地往后仰头,摆整个下巴给了人家  发表于 2013-4-29 11:13
俄从前混华山论剑的时候,听说那时候香港武术界,的确有大量太极大师被拳击手一个照面打翻在地的传闻  发表于 2013-4-29 11:09
拳击选手看到这么帅的下巴颏站位,心里一定哆嗦:不会是真的吧,有埋伏……  发表于 2013-4-29 11:08
这种水平的,不戴拳套的话,站在拳击选手面前的时间真的不会超过1秒钟。看那位太极宗师,出手时下巴颏都抬到哪去了  发表于 2013-4-29 11:06
以前看过比较清晰的版本,没找到啊  发表于 2013-4-29 11:00
膜拜, 这么毁眼睛的比赛你也看  发表于 2013-4-29 10:45
59#
发表于 2013-4-29 10:44:37 | 只看该作者
BJ penn这小子我觉得天赋灰常的高, 但是关于他不努力训练的传闻的也见了不少

点评

嗯,看着就不是个用功读书的好孩子  发表于 2013-4-29 11:03
60#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0:55:19 | 只看该作者
黄白人种的体能差异是天生的。大体上黄白原始人种的分化,好像是两万年前,在帕米尔高原附近。其后白人继续在深山里打转,与巨兽斗争讨生活,是暴烈的猎人。黄人继续沿海边迁徙,靠采集为生,逐渐进入东亚大陆。

东亚人种的复杂性还在于,黄白原始人种进入东亚后,遭遇更早走出非洲的一个智人类型,即从前所说的棕色人种,现在与非洲黑人统称为赤道人种。现代澳大利亚土著,南亚安达曼土著,都是比较纯粹的亚洲知道人种。赤道人种是丛林里的猎人,体能上也比专事采集的黄色人种强。赤道人种成分比较大的现代东南亚国家,在体育素质上以弹簧般的肌肉著称,富于爆发力。泰国菲律宾在中小级别拳击赛事中占有重要地位,似乎跟这个素质有关。

也为了这个成分,现代菲律宾人拒绝承认自己是亚美人种。北美的菲律宾人,在肤色政治上,是自称黑人,跟黑人同一阵线的。台湾的去大陆化,也拿肤色说事儿,称其原住民根本就是黑人,跟大陆的亚美人种毫无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kiChinese  

GMT-5, 2025-9-13 13:35 , Processed in 0.07218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