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ogin

免注册即享有会员功能

搜索
楼主: vicbo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意大利队滑雪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12-7 15:58:30 | 只看该作者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4-12-6 22:55
我觉得上身倾倒带弯得太多,雪况一烂就麻烦了

同意第一点。长弯的确是不太转腿的,没有显著的steering。insdead,是往圈内倒肩膀,尽早骑到刃儿上,靠投入更多体重压雪板收弯。

个人观察,至少按我所知道的北美标准,这是比较靠近racing的技术,而不那么recreational。北美的recreational滑法,对上身肩膀的要求,相当negative,基本当配重块用,被动配合平衡下身,不太参与到刃的运作。

不同意第二点。真碰到烂雪,应该很少人投入那么大体重,刻那么大的弯吧。而看他们小弯的滑法,对付烂雪,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所以这个观点似乎包含某种基本逻辑错误,就像某人说自己的冬衣多厚重多暖和,别人却回答说到了夏天就麻烦了一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6:46: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icboy™ 于 2014-12-7 19:49 编辑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4-12-6 22:55
我觉得上身倾倒带弯得太多,雪况一烂就麻烦了


关于第一点,甜酸苦辣臭,各有喜爱,而且也会随着时间改变。不过竞赛就是要比赛的。在Beaver Creek 昨天刚结束的男子Super G中,意大利队有三人在前十名,五人在前二十名,是前二十名中人数最多的国家。加拿大队没人进入前十名,三人在前二十名。美国队一人在前十名,两人在前二十名。

点评

我也是好奇于为何从东到西,无论哪个雪场,都是小racer扎堆,从娃娃抓起了,群众基础又好,大赛成绩却如此不济?真跟技术体系落后有关?  发表于 2014-12-7 21:00
北美表现这么差,倒是没想到. 欧洲引领先进水平了  发表于 2014-12-7 18:45
13#
发表于 2014-12-7 16:54:10 | 只看该作者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4-12-7 15:58
同意第一点。长弯的确是不太转腿的,没有显著的steering。insdead,是往圈内倒肩膀,尽早骑到刃儿上,靠 ...

“同样的滑法”照抄上去就不太行了。我其实是说他们的大弯,尤其是后面那个curve sportive 里面的。 他们的小弯就是传说中的搓雪小回转嘛,应付乱雪没问题的。 但是“卡宾大回转”什么的,倒进去骑在刃上走,不转腿,是不可以的。

这是FORM>FUNCTION的,一种招式应对一种情况,而不是一套内功应付一切情况。
14#
发表于 2014-12-7 22:18:28 | 只看该作者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4-12-7 16:54
“同样的滑法”照抄上去就不太行了。我其实是说他们的大弯,尤其是后面那个curve sportive 里面的。 他们 ...


有时真是挺苦恼,因为就个人来说,无论干什么,很少当过true believer,老处在半信半疑的状态。不要内倒,转腿这些事情,现在来说,首先是接受为一个标准,严格遵守着的。但在另一方面,却又并不相信人家给出的理由。仿佛更愿意相信这是对style或form的追求,rather than function。

内倒来说,人给的理由是会导致内腿称重,或上身不稳定,不利于滑冰,之类。这实在有太多的反例可以举,在任何一个够级别的racing场合。更不必说多数职业级的racing,与其说是滑雪,毋宁说就是滑冰。所以这更多的还只是you believe so,而不是factually so。

转腿,作为一种技术,当然有它美妙的所在,无论自己作对了的时候,还是看随便哪个四级steering high-c,压力将至未至之际,板板轻扫雪面的“fine touch”。可你要说这是唯一functionally正确的技术,则又不免乎you believe so之讥。

不记得在哪看到的,或者就是老怪HH所说的吧,记错勿怪,讲转腿其实是一种old school,适用于转弯半径巨大的老式小side-cut雪板的技术。当代的大side-cut雪板,你其实是可以骑在刃上,由它们自己转去的。你只要懂得如何运作身体,把刃刃立起来,并能对抗由此产生的各种作用力反作用力,保持平衡,就好。

这样当然对付不了烂雪。that is why作为一个全地域滑雪者,你还要有一脚好小弯。碰到烂雪不能如上述那样卡,那就小弯搓嘛。而谈及小弯,当然无一例外地是要转腿,or steering,whatever,什么流派都一样。转腿是必须的,但却只是你tool box的一个构成部分,而不可表述为全部。

年初去混,我们那个老怪反复表达一个观点,嫌大家转腿能力弱,而把这归咎于现代雪板的大side-cut,自转能力太强,转弯太容易,把滑雪者惯坏了,腿越来越lazy,云云。这对上述胡扯,可算某种反证吧。

这话其实是很容易反过来说的,即,既然已是大side-cut雪板时代,板板自转已足够应付,为哈还需要小板时代的转腿能力呢。

我是在不同的场合反复提及这些东西,表现的相当negative,但其实第一,我们的老怪是个很好的教练,给了很多回味无穷的东西,第二,我再烦转腿,转得再烂,却并不是表现最差,受虐待最多的那个。我没有那么阴暗。

我发现颇有一种思维方式,是热衷于在偶然性的背后,寻找functional的原因的。举个滑雪之外的例子,比如讨论川菜为何辣,就有一种观点,认定这是因为四川太潮湿,需要吃辣把潮气逼出来之类。其实很多地方都吃辣,气候未必潮湿。而很多远比四川盆地潮湿的地方,却并不吃辣。总之,仿佛对于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以及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相对性,心怀某种恐惧,而不肯相信其实有太多事情,只是happened to be so似的。

这些扯淡没有针对谁的意思,当然更不是针对火鹰大侠的。我写字从来是瞎七搭八,扯得越远越high,老朋友都知道。一笑而过吧。
15#
发表于 2014-12-7 22:41:4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这样的讨论
16#
发表于 2014-12-7 23:00:52 | 只看该作者
赞滑雪的哲学思考,我们终于到达这一层次了,我很欣慰。尼采说过,But it is the same with man as with the tree. The more he seeks to rise into the height and light, the more vigorously do his roots struggle earthward, downward, into the dark, the deep - into evil. 滑雪是个阳光的运动,但其背后的道理却是很dark很evil的,这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维空间的塌缩,由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道理也,悟到这一层,才能真正的做到自由,free to choose line and speed in all terrain也!
17#
发表于 2014-12-7 23:35:10 | 只看该作者
cat 发表于 2014-12-8 00:00
赞滑雪的哲学思考,我们终于到达这一层次了,我很欣慰。尼采说过,But it is the same with man as with th ...

like “free to choose line and speed in all terrain“
18#
发表于 2014-12-8 00:06:21 | 只看该作者
luvski 发表于 2014-12-7 23:35
like “free to choose line and speed in all terrain“

校长,这是CSIA关于FUNCTION的定义啊:

all terrain and condition, free to choose line and speed, with economy of effort.

猫猫调书包,可调不过老牛。

点评

不同意,猫掉的比较厉害。  发表于 2014-12-8 11:01
阿牛是好学生!  发表于 2014-12-8 00:30
19#
发表于 2014-12-8 09:4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ntoTheWind 于 2014-12-8 09:49 编辑
cat 发表于 2014-12-7 23:00
赞滑雪的哲学思考,我们终于到达这一层次了,我很欣慰。尼采说过,But it is the same with man as with th ...


老猫这意思是说,要自由,先evil么?
在滑雪中,怎么理解evil?
20#
发表于 2014-12-8 13:54:42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我的一个问题是,要不全卡,要不几乎全转(中平),很少能控制出卡+转腿结合的高速弯出来。只有偶尔在雪好的蓝道上,能在上半个弯多转点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kiChinese  

GMT-5, 2025-9-14 16:52 , Processed in 0.0402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