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ogin

免注册即享有会员功能

搜索
查看: 312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泛泛酸水:俺大老粗也来谈谈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21:3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arfloat 于 2011-9-16 21:48 编辑

    今天 和一个读过很多书的一直从事文化工作的人说了几句话,有几分惊心又有几分寒心。因为看到那么主张民主价值人道价值的人,以无比轻视的口气在JUDGE贬低某一个国家整个国家的人。真的,再没有比地域岐视更浅薄的了,也再没有比刻薄无礼更低级的。

    突然想起喜欢的作家龙应台,想起她写的文章,解释文化的那一篇。
    对我来说,无论什么圣人哲人伟 人的解释都没有 她的解释来得那么实在,那么令我动容。
    文化,真的,只是你的日子,你的生活,你的为人。
    不管一个人是什么人,看他怎么样对人,怎么样做人,才看出他的文化与价值来。甚至不识字都没关系。

    就好比我一直记得,一群人去camping, 在清晨的阳光里,营地旁边,迎面走来这半生不熟的同玩的人,你微笑着朝他打招呼问好,他毫无表情,仿佛面对透明玻璃和空气一样走过去,这时你感觉的不是尴尬,而是悲悯:这个城市多伦多的某些人里最坏的一点,就是以装模作样为时尚还自觉很酷的滥风气,竟把同胞也带得这么“像”了。
    这让人觉得这位读了多年书的留学生,应该回到小学,学学起码的礼貌,再去乡下跟爷爷或者外婆学学待人,否则在文化的意思上,一穷二白,啥也不是。

    那么,文化是什么?我们有本科文凭研究生文凭,读过不少各种各样的书,得到过不少该得到不该得到的荣誉,又是所谓的白领,所谓的中产,可是,我时时问自己:“你,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吗?”
    比如,按龙应台的说法,最朴素的说法。
    这里摘龙应台女士该文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之。当浅薄自负的时候,当得意忘形的时候,看一看,想一想,能够惊出一些汗来,就不至于让自己蒙垢太厚-------


------------------------------------------------华丽丽的分界线,以下引自龙应台女士的文章-----------------------------------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
  如果他在会议、教室、电视屏幕的公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在自己家的私领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他对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礼相待吗?
  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那微醺的议员事后告诉我,他以为我会谈音乐厅和美术馆,以为我会拿出艰深的学术定义。
  我当然没有,因为我实在觉得,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凌晨3时的议会其实不容许我把话说得透彻;否则,我想我会慢条斯理地继续说:
  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却代代相传。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什么叫底蕴呢,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层层传递,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形成,就是文化。
  小时候我住在台湾农村,当邻家孩子送来一篮自家树种出的枣子时,母亲会将枣子收下,然后一定在那竹篮里放回一点东西,几颗芒果、一把蔬菜。家里什么都没有时,她一定将篮子填满白米,让邻家孩子带回。问她为什么,她说,“不能让送礼的人空手走开。”
  农村的人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他可以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
  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自橄榄树下走过。他的简单的家,粉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斯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他起居进退之间,无处不是“美”。
  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战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后果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一致,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
  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




沙发
发表于 2011-9-15 21:42:2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有文化的人, 我回个贴相应一下
板凳
发表于 2011-9-15 21:59:55 | 只看该作者
几亩瓜 发表于 2011-9-15 21:42
我是有文化的人, 我回个贴相应一下

木文化,写错字儿了你!

点评

真有文化了, 才不用自己证明自己勒  发表于 2011-9-15 22:03
地板
发表于 2011-9-16 08:57:49 | 只看该作者
mm写的不错!
5#
发表于 2011-9-16 09:0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oronto_ray 于 2011-9-16 10:12 编辑

迎面走来没打招呼的留学生,可能读书太认真导致近视或听力不灵,这样想是不是特有文化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20:02:27 | 只看该作者
闹妈 发表于 2011-9-16 08:57
mm写的不错!

謝謝闹妈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20:04:02 | 只看该作者
toronto_ray 发表于 2011-9-16 09:08
迎面走来没打招呼的留学生,可能读书太认真导致近视或听力不灵,这样想是不是特有文化 ...

呵呵,其实没介意 什么。 只是俺老公从那以后就得了“集体活动恐惧症”,想说服他参加大规模活动,特艰难!
8#
发表于 2011-9-16 20:30:5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你在台湾长大的啊?

点评

汗,后半部分引用龙应台的文丫,可能标志不清楚,俺马上编辑一下去,改完再睡觉  发表于 2011-9-16 21:44
9#
发表于 2011-9-16 20:31: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有才, 厉害!

点评

是龙女士之才也  发表于 2011-9-16 21:45
10#
发表于 2011-9-16 21:2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 farfloat 的帖子

Very nice prose.  The prose seems to say that one's culture expresses itself from how we live and how we relate to the other people, things, animal ...      etc.     I think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value system one has, often  times shaped by the group we are in the milieu of .    Then our behaviour replicate the value system - so that is how culture is being seen by other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kiChinese  

GMT-5, 2025-11-11 06:46 , Processed in 0.0311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