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IntoTheWind 于 2014-1-29 15:40 编辑
马桶宝典
/* ---------------------------------------------------------------------------------------------------------------- */
/* © Copyright 2014 IntoTheWind@skichinese.com.
version: 1.2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Derivs 2.5 Canada License.
You are free to redistribute it, commercial and non-commercial, as long as it is passed along
unchanged and in whole.
---------------------------------------------------------------------------------------------------------------- */
引言篇
--------------------------------------------------------------------------------------
滑雪技术的地基是单脚滑. 地基之上主要有两个核心技术: 换刃技术 ( Transition )和反弓技术 ( Angulation ). 别的技术如扭转, 压力控制等等, 要么很容易掌握, 要么不是核心技术, 不再赘述.
* 单脚滑是必须要突破的首要瓶颈
练习单脚滑雪目的是锻炼外脚平衡, 从而外脚dominate的能力. 内脚解放出来之后, 可以更加有效的引导, 协助外脚.
单脚能力是基础, 必须要练好的. 练不好会严重拖累一个人的滑雪水平.
有同雪认为, 外脚dominate不需要练单脚滑也可以掌握. 本宝典认为, 练习单脚滑是最快的方式, 没有之一.
* 内脚承重是必须的
外脚dominate, 不等于内脚不承重. 内脚承重首要是协助维持平衡, 承重的比例是由速度, 转弯半径, 以及反弓程度所决定的. 内脚承重比例是果, 不是因, 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nerd>重力和离心力的合力线, 必须落在两脚之间, 身体才能维持平衡. 落点越靠近外脚, 内脚承重就越少. 在速度和立刃角度恒定的时候, 反弓程度就决定了内脚承重比例.</nerd>
内脚承重还是倾倒的动力来源. 如果外脚承重100%, 将处于不能增加倾倒的锁死状态.
内脚承重还是内脚引导的必要条件, 通过有意识的调整承重比例, 可以控制内脚引导的程度.
看同雪滑雪, 如果你觉得内脚承重过多了, 原因往往是反弓方式不好, 或者反弓不够.
* 换刃技术跟反弓技术要有机结合
换刃技术基本就Cross Over, Cross Under, Cross Through, 或者混合体. 换刃技术相对容易掌握, 不再赘述.
* 反弓技术是最核心的技术, 最细的瓶颈
解决了外脚dominate的瓶颈之后, 一个人能够立刃的最大角度, 是滑雪水平的核心标量. 对于这一点, 不争论, 不解释.
滑雪速度不够快, 又想高立刃时, 因为离心力不足以维持大角度的倾倒, 必须通过反弓动作来维持平衡. 由此可见, 反弓的程度, 大致上决定了立刃的程度. 反弓技术成为滑雪最核心的技术.
反弓是个逆天的动作. 人体结构中没有进化出侧向弯折的关节. 对多数人来讲, 反弓是最难突破的瓶颈.
* 反弓技术需要专门去练
如果自然混沌的积累里程数, 多数同雪练出来的将是自然清新的扭秧歌大山法. 有点反弓意识的同雪多数停滞于左右侧坐高马桶, 马桶高如酒吧高凳子.
反弓技术需要有意识, 有目的, 用正确的方式专门练习, 才能有所突破. 首要是大脑里有个清晰的图像, 清晰的动作模式. 不否认个别滑雪天才, 单靠小脑模仿就能做到. 但是对于大多数同雪来讲, 大脑必须大规模的参与指导, 小脑和肌肉才有可能习得.
--------------------------------------------------------------------------------------
技术分析篇
--------------------------------------------------------------------------------------
反弓动作如侧坐马桶, 不过两腿挤在一侧, 屁股还不能沾到马桶. 水平越高, 马桶就越矮. 坐马桶的最高境界就是蹲坑, 没有马桶了, 是谓屁挨着地 (Ph.D). 注意是挨着地, 不是坐在地上.
* 反弓主要来自于髋关节
先看看Ph.D是啥样的: 外腿向一侧伸展, 有一点点弯曲, 而内腿蜷缩, 内脚几乎上提到了外腿膝盖上下, 是谓长短腿. 上身可竖直, 就是反弓最大的样子. 若不做反弓, 上身则是侧躺倒地的模样. 上身若完全躺倒, 是需要无穷大的离心力支撑的, 基本不可行.
这样的反弓主要来自髋关节. 膝部和腰部很少.
* 膝部反弓是灵活的补充方式
外腿膝部内压是Steering的动力来源, 同时也可以增加反弓. 但内压弯曲后的膝部非常脆弱, 是不能承受居大压力的, 所以要避免膝部反弓. 膝部反弓非常灵活快速, 在需要的时候, 可随时用来增加立刃, 增强Steering.
* 反弓关键词: 外腿伸长, 内腿Tipping弯曲, 髋部侧坐
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由中点的站立姿态, 变化到Ph.D的姿态. 中点是指换刃到双板底面与雪面平行, 身体与雪面垂直的那个点, 就是滑雪钟的12点.
在中点的时候双腿等长, 要变化到长短腿, 必然是收缩内腿, 伸长外腿. 在重力作用下, 身体会向圆心方向倾倒. 上身可以选择跟随倾倒, 或者保持竖直, 或者一定角度的倾倒. 注意, 上身的倾倒都是被动的, 不要被倒向山下的说法骗了, 而去主动倾倒.
欲要Ph.D, 外腿伸长很容易, 内脚还要强力的上提弯曲, 以给外腿倒向圈内挪出足够的空间. 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现有的各派高手是如何实现这个过程的.
1. 日韩双轴法
--------------------------------------------------------------------------------------
最简单的反弓方法是完全不做反弓, 日韩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参看这个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HmAgxhxo64
他们換刃用Cross Under. 收缩外腿, 释放积累的能量, 微微弹起. 然后双脚向另一侧蹬出, 蹬出的时候双手飞舞, 像是掉沟里一样. 蹬出时新外腿处于伸展状态, 内腿微弯, 从而身体向内侧微倒. 双脚在雪地上蹬实之后, 换刃过程完成, 进入刻滑(Carving)状态.
他们的外腿已经处于伸长状态, 剩下的只有收缩内脚了. 于是他们顺着外腿向上提起内脚, 身体随之更多倾倒, 从而增加立刃. 上身基本没有动作, 完全是被重力牵着走. 整个身体大致是一条直线. 内脚高过外腿膝盖后, 如果再强力上提, 上身会随之有些上扬, 看起来就有了一点反弓.
<nerd>因为几乎没有反弓, 他们需要较快的速度来获得更大的离心力, 以维持平衡不倒. 离心力和重力的合力线必然落到双脚中间位置, 于是双脚承重大致55开. </nerd>
由于外脚处于伸长状态, 扭转力也加不上, 所以没有或很少steering. 如果地形复杂, 或速度过快, 有些个选手也会更多弯曲一些外腿, 来换取一些额外的弹性和控制力.
由于内腿收缩很厉害, 换刃时也可以见到内腿的放松和伸长.
--------------------------------------------------------------------------------------
2. PMTS侧跪法
--------------------------------------------------------------------------------------
PMTS一切都靠内脚Tipping. Tipping的动作犹如要把内脚向弯前内侧跪倒, 要贴到雪地上的感觉.
PMTS换刃的时候, 基本只收缩外脚, 内脚保持原来的弯曲度. 所以在中点状态时双腿都弯曲的厉害, 直接蹲在小马桶上了, 有些同学会觉得后座很严重.
PMTS过了中点直接进入新弯, 全程刻滑. 内脚已经非常弯曲, 接下来无需特意增加弯曲, 只需轻提做Tipping的动作, 外脚同时向外侧伸长. 注意是伸长阿, 不是蹬出.
Tipping除了带动上身反弓之外, 还会带动髋骨扭向弯内, 所以加了CA (Conter Action) 来抵消这个扭动.
上身维持不动. CB (Counter Balance) 就会自动产生.
这套动作的结果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反弓姿势. Tipping动作做到极致, 就差不多Ph.D了.
同雪们常说的站姿宽窄, 是指在中点的两脚距离. PMTS提倡窄站姿, 甚至双脚紧贴, 是因为站姿越窄越有利于内脚Tipping.
--------------------------------------------------------------------------------------
3. CSIA侧坐法
--------------------------------------------------------------------------------------
CSIA的换刃技术方法很多, 非常自由, 不一而足. 不多说了, 就是一串换刃, 扭转加长短腿动作之后, 就到了Fall Line, 切刃开始刻滑.
这时候多数人的外腿处于伸长状态, 内腿微弯. 于是自然而然的向弯内侧下坐, 来增加立刃. 坐到椅子高度后, 坐不下去了. 停下来看看, 哦, 内脚挡住了. 想挪又挪不开, 原来身体压在内腿, 膝关节和踝关节都锁住了, 动不了.
于是下次下坐之前, 先把内脚挪开, 站的宽宽的, 宽过肩膀. 终于可以侧坐下去. 再使把劲提高内腿, 往内腿外侧继续下坐, 外腿保持伸长, 也能Ph.D了!
侧坐法常见第一大错误是站姿太窄, 内腿锁住. 这种情况下再强行下坐, 就会后座厉害, 上身向外扭转, 面向弯外. 某些同雪靠腰部, 和膝部反弓的补充, 也能看起来很不错, 但都是饮鸩止渴. 正解是放宽站姿.
侧坐法除了宽站姿之外, 还有明显标志是内脚立刃较少, 到Ph.D时内膝盖几乎顶到胸部. 如果仔细观察, 在接近Ph.D阶段可见外腿有增加弯曲的表现.
有同雪也许会想, 把双轴跟侧坐结合起来如何. 结合起来的结果是双轴消失, 只有侧坐剩下.
--------------------------------------------------------------------------------------
4. 侧跪侧坐复合法
--------------------------------------------------------------------------------------
PMTS侧跪法, 在中点的时候下坐厉害, 基本不能做pivoting, 只能直接入弯进入Phase III, 跟CSIA的Phase II不兼容.
而CSIA的侧跪法在处理内脚上也不理想. 于是一些高手们开始把内脚Tipping引入到了侧坐法里.
这种方法保留, 但是缩短了CSIA的Phase II. 在Phase III增加立刃时, Tipping并且收缩内脚, 同时向弯内侧下坐.
Tipping内脚以获得下坐的空间, 由于外腿已处于伸长的状态, 不能再伸长, 代之以侧下坐来实现反弓.
这种方式在CSIA高手中也很多见, 不知道会不会逐渐成为主流.
跟侧坐法显见的差别是, 站姿较窄, 双腿更加平行.
--------------------------------------------------------------------------------------
展望
--------------------------------------------------------------------------------------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希望以上这些技术分析, 可以给同雪们打开思路, 积极创造出更好, 更容易的蹲马桶技术. 但是一定要通盘考虑, 不能坐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