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ogin

免注册即享有会员功能

搜索
查看: 732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ontemporary Skiing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23: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的滑法很明显和其他几个demo的国家不一样,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他们用了一种叫biaxiol turning的技术。上身会稍微有点follow ski,这样看起来有点轻微的rotation,但是总体看起来感觉也很滑得很smooth。另外,他们ski的pressure建立起来比较晚,几乎都是在turn快完了时才释放出来,然后迅速一下子靠收腿给吸收掉,再伸到另外一边,很像蘑菇的原理,但是在groom道上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是否有必要值得探讨

点评

多谢翻译,不过你还是有话没说吧?  发表于 2011-5-17 08:42
沙发
发表于 2011-5-18 04: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hoenixtear 于 2011-5-18 04:55 编辑

回复 9 # Bingster 的帖子

narrow stance和wide stance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首先弄懂为什么要narrow stance或者wide stance,"narrow stance for mobility, wide stance for stability",具体板距多宽是根据雪况、天气、雪道的坡度和宽度、滑雪者自身习惯等等因素来决定,而非一成不变。就这个问题我已经至少请教过5个以上的教练(包括3个4级的),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案。

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在mogul里面,因为需要快速的turning和absorbing, 所以你看几乎所有的freestyle mogul skier都是两腿并得很紧的,因为他们需要mobility,在树林里也是同样的道理。而在很icy的condition里,自然是两脚稍微放开点,重心低点会稳一些,如果你把两脚在过冰时像mogul那样夹得紧紧的不是闲屁股没摔够吗?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有的时候看起来两板间距很大,但其实两腿间距并不大,搞了个什么'vertical separation'名词出来,听起来也有些道理,CSIA和PMTS里都有支持这说法的人。
板凳
发表于 2011-5-19 01: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 Bingster 的帖子

看过一点lito的书,breakthrough to your new ski,这本书应该是2000年初的时候出的,当时正好是雪板技术的一次历史性的巨大革命,大头板的诞生让carving不再是一个传说。

而雪板技术的巨大革新必然造成ski 技术的巨大改变,当时有很多爱好者和滑雪学校对新的可以适应大头板的滑雪技术做出了很多很多的研究,各持己见,各有各的道理。当时lito提倡的就是,两腿几乎要完全并拢,outside ski要几乎承受100%重量,内脚几乎承重为0,滑的时候要两手张得很开像个鸟一样。

但是现在雪板10几年来,实践早已经证明了,lito当时的结论有其片面性,有些东西说得太绝对。但是就当时来说,lito已经做得很好了,而且他还却给出了有很多建设性的新的技术建议,有些一直到现在都是非常essential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kiChinese  

GMT-5, 2024-5-15 13:20 , Processed in 0.0364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