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标题: 噜噜教学篇-像梦一样自由 [打印本页]

作者: dreamsea    时间: 2014-1-25 19:26
标题: 噜噜教学篇-像梦一样自由
[youtube]KNBkhtLL65M[/youtube]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5 19:36
膜拜
AP大成了,真的看不出啥毛病了!
作者: cat    时间: 2014-1-25 20:13
结果和过程,到底哪个更值得享受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5 20:31
膜拜!

要是结尾能来个羊汤秘方就更好啦
作者: freshair    时间: 2014-1-25 21:16
嗯,梦幻!
作者: Jeffzhang    时间: 2014-1-26 00:41
我来挑个毛病!衣服穿的不对!白衣实在是和这种自由奔放的滑法不配!
作者: smilefish    时间: 2014-1-26 00:48
平板上咋看不了?
作者: smilefish    时间: 2014-1-26 21:36
帅的被人追。
作者: koala    时间: 2014-1-26 22:17
啥都别说了,牛!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4-1-26 23:02
尽自己滑,没看见教学呀。
作者: 阿慢    时间: 2014-1-27 03:15
本帖最后由 阿慢 于 2014-1-27 03:30 编辑

诶!还是由我来拍砖头吧

lulu的滑法,属于小白滑法的进阶版,弯折的的部位已经向下到正确的位置---hips了。只是发力的方法存在改进空间。

小弯:入弯时给板头的加压不够,出弯时给板尾的加压不足,也就是说------给板子的加压做得太平均了,这样的结果是板子的变形不够充分,从而影响到steering的效率,并且板子由于变形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反弹力,进一步会影响到的收腿---release---空中还刃的进阶。

大弯:给外板加压也是略显不足,同时加压的顺序与小弯一样需要改进。具体体现在脚上就是脚趾---脚掌---脚心---脚跟。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照方抓药,如有闪失,概不负责,嘿嘿)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7 07:32
慢神威武
作者: smilefish    时间: 2014-1-27 07:43
阿慢 发表于 2014-1-27 03:15
诶!还是由我来拍砖头吧

lulu的滑法,属于小白滑法的进阶版,弯折的的部位已经向下到正确的位置---hips了 ...

阿曼,你咋这么厉害?好高级的理论。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7 08:41
阿慢 发表于 2014-1-27 03:15
诶!还是由我来拍砖头吧

lulu的滑法,属于小白滑法的进阶版,弯折的的部位已经向下到正确的位置---hips了 ...

没明白,板子的sidecut和chamber都在中间吧,踩别的地方能有形变?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7 09:52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27 08:41
没明白,板子的sidecut和chamber都在中间吧,踩别的地方能有形变?

先说好喽,让慢侠出示大侠证这种傻事,俺是不做了,要做你自己去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7 10:39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4-1-27 09:52
先说好喽,让慢侠出示大侠证这种傻事,俺是不做了,要做你自己去

I don't ask for his certificate as I know he skis way better than I do.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7 10:41

cat  压个板头弹个板尾啥的,牛哥怎么可能不会  发表于 20 分钟前

I don't know it
I don't know how to do dolphin turns :-)
作者: lulu    时间: 2014-1-27 11:33
阿慢 发表于 2014-1-27 03:15
诶!还是由我来拍砖头吧

lulu的滑法,属于小白滑法的进阶版,弯折的的部位已经向下到正确的位置---hips了 ...

多谢慢哥盛情的板砖!

最近我都在体会两件事情。一个是lateral balance,一个是fore-apt balance.

lateral balance对我,是minimize enough angulation,这个Jluo提到过的,这个目前占大部分时间。

fore-apt balance,在一个弯里重心由前开始,逐渐往后,跟你说说的完全一样,只不过大部分时间我只能体会到从ball of feet到center稍稍偏后,范围小一点。这跟snowrider建议的directional movement, 瓜瓜提到的海豚跳,和snowspring传达的re-centering at transition都有共通的地方。这个最近用的时间比较少。

不过我有个问题,这个fore-apt balance的概念在小弯里应该是一以贯之的吧?我是说不论carving成分比较多的小弯(我目前滑的)或是edging成分少的steering小弯?

很想听听你后一种小弯里是带着什么感觉在滑,不仅限于fore-apt balance, 也包括lateral balance两脚的压力分配,rotational balance上下身分离-髋在雪板转到啥程度才能动动(我是做不到雪板横过来还能髋朝山下啦)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7 13:42
lulu 发表于 2014-1-27 11:33
多谢慢哥盛情的板砖!

最近我都在体会两件事情。一个是lateral balance,一个是fore-apt balance.

I think this would make more sense if we discuss on snow
作者: 土豆想旅行    时间: 2014-1-27 20:41
膜拜ing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01:21
梦中qbei被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吓醒了,老爷爷就说了一句话



作者: 阿慢    时间: 2014-1-28 04:15
本帖最后由 阿慢 于 2014-1-28 04:57 编辑
lulu 发表于 2014-1-27 11:33
多谢慢哥盛情的板砖!

最近我都在体会两件事情。一个是lateral balance,一个是fore-apt balance.


“不过我有个问题,这个fore-apt balance的概念在小弯里应该是一以贯之的吧?我是说不论carving成分比较多的小弯(我目前滑的)或是edging成分少的steering小弯?”

觉得这个fore-apt balance的概念在所有的弯都是一样的,包括大、中、小弯。小弯基本就是大弯的浓缩。具体到两种小弯,从外脚的发力部位来讲,前者的范围从大脚趾到脚跟;后者的范围只是前者的中段的部分,具体范围有carving和搓雪的比例不同而不同。从作用时间来讲,后者在脚前部的发力时间很短,在脚后部的发力时间长。

你滑的carving小弯,给我的感觉是对雪的切割不够,如果用书法做比喻的话,就是缺乏力透纸背的感觉。应该类似六极小回转里面的卡丁小回转滑法,这种滑法的控速能力差,使用情况非常有限,更多的表演成分在内。


“ 很想听听你后一种小弯里是带着什么感觉在滑,不仅限于fore-apt balance, 也包括lateral balance两脚的压力分配,rotational balance上下身分离-髋在雪板转到啥程度才能动动(我是做不到雪板横过来还能髋朝山下啦) ”

关于这个问题,“edging成分少的steering小弯”我基本懂你的意思,但是不是太明确。我的理解是指搓雪小弯吧?好像又得定义什么是搓雪小弯了。。。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8 07:14
阿慢 发表于 2014-1-28 04:15
“不过我有个问题,这个fore-apt balance的概念在小弯里应该是一以贯之的吧?我是说不论carving成分比较 ...

完全更加彻底看不懂了
发力点在脚上游走吗
是不是就是海豚跳呢?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08:01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28 07:14
完全更加彻底看不懂了
发力点在脚上游走吗
是不是就是海豚跳呢?

你再给加个菜,给你多十分钟唠嗑的时间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8 08:16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4-1-28 08:01
你再给加个菜,给你多十分钟唠嗑的时间

您周末给拍个录像demo一个
别光说不练,这又不是火箭科学
否则我这儿给您贴个四菜一汤,算菜上齐了没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8 10:03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28 08:16
您周末给拍个录像demo一个
别光说不练,这又不是火箭科学
否则我这儿给您贴个四菜一汤,算菜上齐了没 ...


they did not ask for any treat when they taught me stuff!
anyways,
dolphin turns pls. anyone. I'd like to see.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8 10:07
不怕大侠这有现成的,看不?  发表于 22 秒前

why not. show us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10:22
来喽

http://www.skichinese.com/forum. ... &extra=page%3D3

作者: lulu    时间: 2014-1-28 10:54
本帖最后由 lulu 于 2014-1-28 23:09 编辑
阿慢 发表于 2014-1-28 04:15
具体到两种小弯,从外脚的发力部位来讲,前者的范围从大脚趾到脚跟;后者的范围只是前者的中段的部分,具体范围有carving和搓雪的比例不同而不同。从作用时间来讲,后者在脚前部的发力时间很短,在脚后部的发力时间长。


吼吼,多谢多谢,这段我得好好试试,体会


“关于这个问题,“edging成分少的steering小弯”我基本懂你的意思,但是不是太明确。我的理解是指搓雪小弯吧?好像又得定义什么是搓雪小弯了。。。“

嗯应该是以控速为目的的搓雪小弯。如何画出节奏来。是不是前半个弯比较多的搓,后面逐渐增加edging(这时候是你提到的重心偏后,脚跟附近比较多压力么?)积累压力;transition时一是利用雪板反弹释放压力cross through,二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身体重心往前拉的动作?
作者: cat    时间: 2014-1-28 11:20
更多的表演成分在内


还以为艺术就是拿来表演的呢,看样子还得回去接着摸腿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11:54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28 10:07
不怕大侠这有现成的,看不?  发表于 22 秒前

why not. show us

你不要心寸疑虑,大胆请客吃饭,不会吃亏的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12:00
抱大腿这件事情,一定要知道往神马方向抱,你看lulu猛地往上一扑,其实只抓住了脚趾头。


不过也没有关系,多花点时间,多抱几次还是有机会的,不就是烧掉点汽油,冻上几次流鼻涕吗,生命还长,雪季还在
作者: cat    时间: 2014-1-28 12:14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4-1-28 10:22
来喽

http://www.skichines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44&extra=page%3D3

顺便复习了一下教授的动态中弯双刃平台 http://youtu.be/RssGCuLuH00,突然觉得教授不仅理论渊博,而且骨骼精奇,特别是天生了一双不倒翁的脚,平衡能力超越常人。不信请看,教授虽然在每个弯开始的时候都在很勇猛很努力的向前向下扑使得身体在倒向山下(这是超四级的功夫),可是重心却始终不偏不倚地落在两脚中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奇迹!换了别人早就一溜烟滚下来了,这就是being gifted和well trained的区别,我有种当数学老师遇见高斯的赶脚...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8 12:19
cat 发表于 2014-1-28 12:14
顺便复习了一下教授的动态中弯双刃平台 http://youtu.be/RssGCuLuH00,突然觉得教授不仅理论渊博,而且骨 ...

the only thing guagua is missing is mileage!
作者: cat    时间: 2014-1-28 12:22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28 12:19
the only thing guagua is missing is mileage!

wrong, you are. speed, what he needs is.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12:33
这是把人推火坑的节奏啊,赶紧打住吧
作者: toronto_ray    时间: 2014-1-28 12:46
cat 发表于 2014-1-28 12:22
wrong, you are. speed, what he needs is.

好诗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12:59
猫猫你不准,50km巡航我去年就可以

瓜在天上飞,是因为猫在地上吹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13:11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28 12:19
the only thing guagua is missing is mileage!

你难道不记得了吗?

那我再说一遍:瓜瓜的人生滑雪目标已经实现,剩下的时间就是琢磨怎生更好玩啦
作者: cat    时间: 2014-1-28 13:25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4-1-28 12:59
猫猫你不准,50km巡航我去年就可以

瓜在天上飞,是因为猫在地上吹 ...

50km的时候你没往山下倒,而倒的时候你只有5km,这没用。你得合二为一,保持50km同时往下倒,肯定就奇迹降临神功大成如lupo大侠所说的那啥啥了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13:34
cat 发表于 2014-1-28 13:25
50km的时候你没往山下倒,而倒的时候你只有5km,这没用。你得合二为一,保持50km同时往下倒,肯定就奇迹 ...

听听就吓尿啦。
作者: xanada    时间: 2014-1-28 21:11
真漂亮。。。内天跟lu侠同坐一缆车,但因为lu侠换了马甲没敢认,憾甚憾甚。。。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21:38
xanada 发表于 2014-1-28 21:11
真漂亮。。。内天跟lu侠同坐一缆车,但因为lu侠换了马甲没敢认,憾甚憾甚。。。 ...

天啊, 这么好的抱大腿机会, 你都不珍惜, 扼腕哪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23:00
天黑了, 慢神快要出现了, 咱们都不睡了, 在这等吧
作者: cat    时间: 2014-1-28 23:19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4-1-28 23:00
天黑了, 慢神快要出现了, 咱们都不睡了, 在这等吧

你是不是在哼哼十八摸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8 23:22
cat 发表于 2014-1-28 23:19
你是不是在哼哼十八摸

哪里有。



不过哼哼倒是很好玩的说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29 09:32
运气不好,慢神没有现身,哪我就瞎猜一哈,老规矩毛病只有一个,那就是毛笔字没力道。其他的全是好的,very good skier!  膜拜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9 09:53
let's set a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goal for lulu.
e.g. meet lvl3 standard?

instead of, oh lulu, you are so weak compared to demo team standard...........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29 09:55
i think lulu should post a video on double black diamond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30 00:17
本帖最后由 bullpower 于 2014-1-30 00:23 编辑

我来解密,
这个就是噜噜师傅心中那个滑雪的小人,他在模仿ING。。。。
有句老话叫啥: 只能模仿,不能超越。 唉。。能模仿也很强了。。。。

跟拍的是双板八字啊,跟RACER时有段有太阳 跟拍人的影子里 手里拿着雪杖,叉着八字捏!
厉害,下次我也想试试八字跟拍!

[youtube]Wop_Zc0x1Sc[/youtube]
作者: cat    时间: 2014-1-30 00:25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30 00:17
我来解密,
这个就是噜噜师傅心中那个滑雪的小人,他在模仿ING。。。。
有句老话叫啥: 只能模仿,不能超越 ...

除了雪飞出来的样子不同,其他都一样了。不知道form包括飞雪的form不?要是不包括就可以进模特队了
作者: skisnowboardca    时间: 2014-1-30 05:45
cat 发表于 2014-1-30 01:25
除了雪飞出来的样子不同,其他都一样了。不知道form包括飞雪的form不?要是不包括就可以进模特队了 ...

昨天韩国朋友临时决定去蓝山滑雪,带上了我和辘辘。 韩国朋友在准备三级考试,叫来了他的四级小朋友Mike一起滑雪。 那人一见lulu滑就很兴奋, 要跟在lulu后面滑,连朋友都不管了,俩人sync的太好看了, 乐死我了。 吃饭的时候和lulu大聊滑雪, 他和lulu聊到了cream of skiing skills,提到JF 和S.Michel面露兴奋, 无比崇拜,如果鱼昨天也去就好了, 这些人太有共同语言了。 好像他提到JF 和SM是因为辘辘问他脚上发力的问题,哈哈,  然后他就大发感慨说那些人和别的四级最大的区别是别人能滑出来,而那些人不仅自己能滑出来还能清晰地讲出来是怎么滑出来的。看出他给lulu把脉也费了点劲。 第一眼看lulu就问他是不是练过racing, 因为觉得lulu太会用刃了。好像后来又看了一圈,才很高兴地指出lulu需要改进的地方。 好像是说他发力晚, 应该早早发力,早早收力,把力量carry到下一个发力。 不知道说的是不是和啊慢他们一个意思, 说实话啊慢他们说的我也没听懂。辘辘很聪明马上就改了, mike 和韩国朋友很高兴, 说真心话, 我真的看不出任何的区别, 哎, 我的眼睛啊!在缆车上mike 就总看每个路过的滑雪人, 说是practice 他的眼睛, 多么上进的小四级呀, 如果小白和啊鱼也在就好了,他们好有共同语言啊!他们还聊到换板, 小四级希望他的下个板子是个长板, 滑的时候就要precisely 的滑, 边说边两眼放光,看出来, precisely equals more exciting:)  说辘辘上1米八的没问题, 赫赫~~~
作者: skisnowboardca    时间: 2014-1-30 06:07
再膜拜一个四级们的抗寒能力,昨天蓝山大风,我们戴面罩都寒冷刺骨, Mike 没戴面罩谈笑风声。 我穿着调到最高温度的电加热靴外加靴套都已经冻得脚趾要坏掉了, 小四级还在若无其事的滑, 还好有人比我先忍不住。有一个穿得破衣烂衫不戴头盔, 头发根根直立的老头滑得超级无比的震撼, lulu 说象丁春秋, 人家虽然不是四级但无数年前就三级, 各种头衔的directors, 无数四级为他工作过:) 零下三十度头发在风中飞舞的雄狮啊!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30 08:07
skisnowboardca 发表于 2014-1-30 05:45
昨天韩国朋友临时决定去蓝山滑雪,带上了我和辘辘。 韩国朋友在准备三级考试,叫来了他的四级小朋友Mike ...

大侠威武,连小伙伴都是四级啦,膜拜



作者: cat    时间: 2014-1-30 09:25
第一眼看lulu就问他是不是练过racing, 因为觉得lulu太会用刃了


教授说过,休闲滑雪和竞技滑雪根本就是两回事,这人这么赤果果地推崇racing,阶级立场和思想路线都很有问题,组织上应该要求他重新学习党章精神端正思想态度,杜绝不正之风,坚决把危险的修正主义思想扼杀在摇篮之中,以净化党的队伍,强化党的领导......对了,教授,你还没交党费呢!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4-1-30 10:50
skisnowboardca 发表于 2014-1-30 07:07
再膜拜一个四级们的抗寒能力,昨天蓝山大风,我们戴面罩都寒冷刺骨, Mike 没戴面罩谈笑风声。 我穿着调到 ...

据说抗冻是练出来的, 比如日本mm们大冬天光腿穿裙子。 咱们是穿秋裤长大滴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30 11:15
露露大侠吃了肉,会不会给俺等宵小分点汤喝喝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30 13:08
racers do pivoting too, so it ends up with "steering" after all no matter what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30 13:13
膜拜 马上就改了
作者: TongChang@FB    时间: 2014-1-31 00:24
bucuo
xuexile
作者: 阿慢    时间: 2014-1-31 00:58
bullpower 发表于 2014-1-28 07:14
完全更加彻底看不懂了
发力点在脚上游走吗
是不是就是海豚跳呢?

是豚跳的正弦曲线版
作者: 阿慢    时间: 2014-1-31 01:17
本帖最后由 阿慢 于 2014-1-31 01:31 编辑
lulu 发表于 2014-1-28 10:54
吼吼,多谢多谢,这段我得好好试试,体会


“嗯应该是以控速为目的的搓雪小弯。如何画出节奏来。是不是前半个弯比较多的搓,后面逐渐增加edging(这时候是你提到的重心偏后,脚跟附近比较多压力么?)积累压力;transition时一是利用雪板反弹释放压力cross through,二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身体重心往前拉的动作?”

你说的滑法应该是csia的中级小弯。steering是edging和pivoting的combo,立刃和拧转应该是成比例的。如果比例不当,立刃多而拧转少,那么雪板脱离圆弧向切线方向滑去了,如果拧的多立的少,雪板就侧滑过多了。

在中级小弯的基础上,加强立刃(更早、更高)和拧转,就发展成为高级小弯了。

进一步加强立刃和拧转,就是专家小弯了,“transition时一是利用雪板反弹释放压力cross through”,应该是释放压力、利用雪板反弹力cross through(鸡蛋里面挑骨头了,哈哈),之后板头以高立刃姿态切割入雪,这时发力点应该在脚趾处,随着雪板接触雪的长度加长,着力点逐次后移。整个过程犹如豚跳的正弦曲线版围绕着穿过圆心点的滚落线进行。

“二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身体重心往前拉的动作?” 准确的说应该是由于释放了压力,本来支撑身体的腿部力量释放了,身体在惯性作用下前移了,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是精确受控的。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31 02:43
坐沙发上抱
作者: paul_zhou    时间: 2014-1-31 06:52
阿慢 发表于 2014-1-31 01:17
“嗯应该是以控速为目的的搓雪小弯。如何画出节奏来。是不是前半个弯比较多的搓,后面逐渐增加edging(这 ...

我去,这正弦曲线都出来了,你们越整越高端了,发力都向天冲了。我也的去找篇论文来看看。
作者: cat    时间: 2014-1-31 11:08
[youtube]XsUfGurpESs[/youtube]
作者: cat    时间: 2014-1-31 11:34
IntoTheWind  这个咱老祖宗就有, 马鞍么  发表于 8 分钟前


你确定不是马桶?
作者: barkley    时间: 2014-1-31 12:15
坑爹灌水都这么专业
作者: toronto_ray    时间: 2014-1-31 13:19
本帖最后由 toronto_ray 于 2014-1-31 13:20 编辑

“二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身体重心往前拉的动作?” 准确的说应该是由于释放了压力,本来支撑身体的腿部力量释放了,身体在惯性作用下前移了,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是精确受控的。


对这句存疑。发力点从脚趾到脚跟后,身体重心的趋势是向后移(相对于板来说),靠惯性似乎做不到重新把压力压向板头
作者: rockbass    时间: 2014-1-31 15:10
前段看见lulu一个人刷蓝山P4双黑道,俺总结出;大侠们有时很孤独啊
作者: cat    时间: 2014-1-31 16:07
rockbass 发表于 2014-1-31 15:10
前段看见lulu一个人刷蓝山P4双黑道,俺总结出;大侠们有时很孤独啊


搬开石块,露出并列著的三副雪板,提起右首第一副板,只见板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蓝山群雄争锋。”

再看那板时,见长约四尺,板刃青光闪闪,的是利器。

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拿第二副板,只提起数尺,哐当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原来那板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是沉重之极,三尺多长的一副板,重量竟自不下二三十斤,比之赛场上最沉重的大回板尤重数倍。见那板两边板刃都是钝口,板头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心想:“此板如此沉重,又怎能滑得灵便?何况板刃都不开口,也算得奇了。”

看板下的石刻时,见两行小字道:“重板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扫天下。”

喃喃念着“重板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间滑雪之道,不论哪一门哪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这副重板不知怎生使法,想怀昔贤,不禁神驰久之。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板,去取第三副板,这一次又上了个当。只道这板定然犹重前板,因此提板时力运左臂。哪知拿在手里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副木板,年深日久,板身均已腐朽,但见板下的石刻道:“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板。自此精修,渐进于脚下无板心中有板无板胜有板之境。” 将木板恭恭敬敬的放于原处,浩然长叹,说道:“前辈神技,令人难以想象。”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4-1-31 16:58
cat 发表于 2014-1-31 16:07
搬开石块,露出并列著的三副雪板,提起右首第一副板,只见板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 ...

mo bai!

not lulu, but cat!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31 17:53
阿牛是读书人吗?阿牛有读过书吗?
作者: lulu    时间: 2014-1-31 19:56
阿慢 发表于 2014-1-31 01:17
“嗯应该是以控速为目的的搓雪小弯。如何画出节奏来。是不是前半个弯比较多的搓,后面逐渐增加edging(这 ...

多谢慢哥!

关于压力在一个弯里的前后移动,我理论上同意,只是在滑的时候需要多体会。

关于小弯的进阶,我一直认为edging和pivoting在一定压力下是相互矛盾的,此消彼长。按照慢哥这个进阶的思路,越高级的小弯,板上的压力就越大才能实现,对吧?

作者: 阿慢    时间: 2014-2-1 00:53
本帖最后由 阿慢 于 2014-2-1 00:54 编辑

“按照慢哥这个进阶的思路,越高级的小弯,板上的压力就越大才能实现,对吧?”

这一点是肯定的,我有亲身体会,由于压力巨大,板子的反弹力也是巨大滴。

对这个反弹力的利用需要伴随洩力的运用,这是关键点。
作者: 阿慢    时间: 2014-2-1 12:54
lulu试一试这个drill,高速滑大弯,全用inclination,不用angu,重点在体会外腿侧的肌肉群运用,和外腿最大板压
作者: 阿慢    时间: 2014-2-4 12:04
本帖最后由 阿慢 于 2014-2-4 12:06 编辑

“我试!这些天我也在试着延迟angulation来保持外板压力”

angu的运用也应该是smooth的,逐渐增加,我觉得要点在smooth,而不是延迟




欢迎光临 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http://skichinese.com/skichines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