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标题: Norman的姿勢歸零及點杖時機的說明 [打印本页]

作者: norman    时间: 2013-5-5 09:17
标题: Norman的姿勢歸零及點杖時機的說明
Norman的姿勢歸零及點杖時機的說明

我想,這姿勢歸零及平板點杖的說法,可能是我發明或是用來做一種區分練習的。

如同前言說的,我把「平衡」排在第一,有了平衡,自然就能做更多的複雜及細節的動作,平衡不夠,想做也心有餘力不足。

姿勢歸零的位置剛好是在立刃轉換時的中心點,也就是平板時機,這只有一瞬間而已。

我們一開始都不是超級高手,所以我們需要增加平衡能力,在做動作之前,全身姿勢歸零可以幫自己重新開始做下個動作,肩膀、膝蓋、腳掌三個部份方向一致,就是連兩隻腳掌的位置也要平行切齊,沒有前後腳之分。

這個動作是最自然的原始站姿,也是我們最基礎的平衡,所有的動作都是由這個位置開始,結束時也要回歸這個動作,我也稱這個時間點叫「中點」。

而點杖時機點,我只推「平板點杖」,「伸展點杖」及「收縮點杖」這兩種,「伸展點杖」容易練,要練「收縮點杖」最好先會「伸展點杖」再來練,所花的時間會縮短很多倍。

「平板點杖」就是雪杖點到雪地時,就是新彎立刃的開始。

這個「平板點杖」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自己輕鬆掌握到有規律的節奏感,點杖方法很重要,這是有別於一般說只要自然想點就點就好了,反正點了就轉彎,太模擬兩可了。

而拿雪杖是個習慣,我以前會把雪杖拿好,擺好基本站姿站好,剛開始手臂會酸,那是因為不習慣,站一段時間後,就養成拿好雪杖的姿勢了,手臂也不會酸了,自然擺好就行了。

而點杖時效,一開始我也是先站在平地先練這節奏,我相信我說的這方法是屬於非常自然的平衡最佳時刻。

一樣,這篇配音不好也許見諒,因為我修了多遍放棄了,反正重點意思講到就好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BUZYBPxloI

我把第一篇連結也貼過來,在講直排輪前,這些動作都是有關係的,所以我不得不囉唆一點。

http://www.skichinese.com/forum. ... &extra=page%3D1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3-5-5 09:30
从来没玩过直排轮,大侠以后会讲讲入门篇吗?
作者: 雪坷垃    时间: 2013-5-5 10:20
大侠的排名一下就跑到俺前面去了,俺要加油灌灌,否则就被踢出前10了
作者: 雪坷垃    时间: 2013-5-5 11:48
不敢啦,沒想要搶排名,只是這些原為舊資料重新整理,所以要發文前整理就快多了,在這之前我就有自製自己的直排輪DVD教學,給自己看爽的。


不是大侠的问题,是俺的人生危机感甚重

现在发现点评不加贴数,所以俺一律改为回复了!
作者: 雪坷垃    时间: 2013-5-5 17:20
不知诺曼大侠看过HH的教材吗?
忽然觉得诺曼大侠和这位大神应该很有共鸣:同样热衷自主研发一系列dryland练习,同样热衷于用轮滑模拟滑雪,同样热衷于发明专有名词

[youtube]f826aZTy3pY[/youtube]
作者: norman    时间: 2013-5-5 20:47
雪坷垃 发表于 2013-5-5 18:20
不知诺曼大侠看过HH的教材吗?
忽然觉得诺曼大侠和这位大神应该很有共鸣:同样热衷自主研发一系列dryland练 ...

偶爾有看過,我的方法跟他的方法,練習的目標方向不太一樣。我比較著重「主」重點,因為我認為「主」重點練對方向,及他「副」重點稍學一下自然就會了。

如大彎方式動作跟時機點正確了,小彎跟刻滑稍練習一下自然就會滑了,小彎會了,自然就會懂得如何練蘑菇了,所以動作較沒有過於複雜及過多的專有名詞。

至於會發明自己的專有名詞,個人認為這是當事人對動作的理解程度而發明出來的,因為各派強調的技術重點不同時,即使相同的專有名詞,在因為各派著重的重點不同時,會有不同的見解,這時就會產生爭論,與其跟他人爭論,不如自己用一個認為最貼切自己動作的專有名詞會較恰當一點,這也是為什麼總是會出現,你不懂我,我不懂你的爭論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靜下自己,多看各派技術,可以讓自己對動作見聞更廣,但也容易發展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

我是沒辦法,台灣沒雪場,只好多多靠乾地練習囉,不然進步遙遙無期了。




欢迎光临 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http://skichinese.com/skichines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