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标题: 点杖在现代racing中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3-4-18 19:36
标题: 点杖在现代racing中的应用
本帖最后由 checkmoteur 于 2013-4-18 20:43 编辑

只是简单编译,检俄认为重要的翻过来,原文地址下面有。

作者:Greg Gurshman
链接:http://youcanski.com/en/coaching/pole_plant.htm

对于点杖的作用的错误观念,是在北美的教练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人认为,sl和gs不需要点杖,因为racing当中已很少使用点杖技术。另一些则仍持有依靠点杖转弯的老式观点。我对上述持不同看法。

我愿意指出,racing当中,就算sg和dl这样的速度赛,无论雪板技术如何革新,不用点杖就能转弯,为更流畅地将这些弯连接起来,racer们仍需不时点杖,至少“触杖”。gs,而特别是sl这样的技巧赛里,点杖更是会被随时用到的一项基本技术。

为强调出点杖的重要性,奥地利教练常说一句名言:如果你把点杖技术落在家里,回去取来再上赛道。

在新型的大side cut雪板出现之前,racer们用到的点杖技术被称作“blocking pole plant”。点杖时,点杖手臂有一个向外的反转动作,使雪仗以某种角度而非垂直插入雪面,如下图第四帧所示:



这种点杖方式,对上身的前进有一个明显的阻挡作用(blocking),特别是在上身相对下身处于“counter”位置时,从而形成一个旋转的支点,给出下身一个朝向点杖方向旋转的动能。直板时代,这是用来初始化转向动作的重要技术手段(俄脚得吧,即便现在,这好像也还是一种基本点杖技术,在滑steep和powder的时候)。

但在现代racing当中(因为雪板技术的革新),转向不再需要counter上身和blocking pole planting去初始化了。点杖的主要作用,改为帮助实现两个弯之间的流畅过度。个别场合,当racer们处于某种状况,比如出弯太晚,或弯底侧滑时,blocking pole planting仍会被用到,但只是一项补救措施,也并不会救回太多时间。所以,仍在教授counter上身和blocking pole planting的,无疑是大大落后于时代了(俄脚得HH的counter和点杖方法就是从直板传承过来的,虽然前者主要用来增加立刃角度而非帮助转向)。

现代滑雪教练必须清醒地体察这一变化,以免误人子弟。

现代竞技滑雪转出来的理想状态的弯,应呈现为一个顶端紧凑,底部逐步打开的逗号状。为达致这样的形状,在弯的末尾,racer们会把重心更多地压向雪板后部,处于aft balance,因为后雪板side cut相对较直,转弯半径大。但为了压前板shovel部以初始化下一个转弯,racers最终还是需要前移重心,回到雪板正中部位,“re-centering”。

在雪道的平坦部,re-centering不需要特别的努力,谁都可以做到。但在较为深陡的雪道上,有水准的racer也会遭遇困难,“深陷”在aft balance里不能解脱。也正是在这里,需要用到现代的点杖技术。

一言以蔽之,现代点杖技术就是用来re-centering的。

(这里出现一副图及图解,但怎么看都像搞错了次序,所以省略,有兴趣请参考原文)

让我们看一个现代racer的例子,挪威的andre amodt:



在进入细节之前,请允许我谈被现代滑雪教练们普遍误解的另外一个问题,即点杖的力度。很多滑雪教练传授点杖时,都会将其减弱为一个轻微的弹腕动作,这是错误的。请注意上图第二帧和第四帧,racer点杖re-centering前后,身体重心的剧烈变化。这是需要很大的力量去实现的。仔细观察你会注意到,racing中的很多场合,racer手中的雪仗都因猛烈的点杖动作而弯曲。碳纤维雪仗在racer中的普遍使用是最近的事,就因为原来的过于柔软,吸收太多的能量了。

现在回到技术细节:

第1帧,amodt的右手仍然是过门动作的一部分。

第2帧,右手前伸,同时向前“扬腕”,尽最大可能向正前“远方”伸展雪杖。

这个动作自身也是一种预动,为re-centering打出提前量。

雪杖的伸展过于偏向侧方(而不是正前),会起到类似blocking pole plant的作用,导致出乎预料的转向。伸展不足,点杖过于靠近自己,则无法充分发力。

racer们也会向前伸展非点杖侧手臂以取得对称,阻止上身向内侧转动,从而在进入新弯前,取得上身与雪板squre的最佳体位(如第5帧所示)。

同时伸展非点杖手臂有时会发展为双手点杖,但单手点杖仍然是更有利的点杖方式。

第3帧,一旦雪仗触及雪面,amodt的手腕伸直,整个前臂由肘至拳,结合为一个强有力的整体。

手臂保持前探,微微向前送出上身,以达到雪仗垂直插入雪面的效果。

第4帧,注意正确的点杖结束动作。不要在雪面停留。也不要(像blocking pole planting那样)以此为支点旋转。雪杖是通过手臂继续前探动作,以尖端朝后的方式,速离开雪面的。整个过程中手腕没有分离的单独动作,自始至终保持为强而有力的前臂的一部分。

下图是德国的Alois Vogl的点杖:



他点杖时,前臂同样结合为一个强有力的整体,而没有单独的手腕动作。点杖点则一直前探到雪板前端。

来自意大利的slalom世界杯冠军Giorgio Rocca:



这是一段陡峭的赛道。上半帧末尾,rocca处于弯的底部,重心完全压在外腿尾板上。通过点杖,下半帧第2至第4个动作,他迅速完成了re-centering,建立了新的外侧腿,立刃进入下一个弯。

gs竞技中,因为有相对长的时间用来re-centering,点杖动作往往弱化为“触杖”,用来保持节奏,及判断re-centering的时机。

双手点杖的技术要求和作用与单手点杖相同。在sl和gs中,双手点杖主要用在转向不太剧烈的赛段。因为这些地方的转弯,racer们的上身,多数时间与雪板保持squre。但此时,双手还是单手,多取决于racer的个人偏好。

缓坡向陡坡过度地段,re-centering幅度加大,同时为了更为稳定的横向平衡,双手点杖是必要的。

一旦进入密集转弯区,出弯时,上下身反扭幅度大幅增加,单手点杖胜于双手。
作者: chalpha    时间: 2013-4-18 19:55
膜拜大侠,大侠辛苦了。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3-4-18 20:35
膜拜大侠,大侠功德无量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3-4-18 21:03
这个非常好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3-4-18 21:07
你翻译的呀?牛死了!
作者: SuperSkiCamp    时间: 2013-4-18 21:21
本帖最后由 SuperSkiCamp 于 2015-1-14 14:18 编辑

.......   
作者: ynot    时间: 2013-4-18 23:58
大侠辛苦.很有用的资料.
作者: 雪坷垃    时间: 2013-4-19 05:49
大侠辛苦了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3-4-19 07:51
多谢各位大侠捧场。

focus on这个主要是因为自己不会点杖。上个雪季末尾somehow找到一点线索,通过这篇文章看却原来是老式的blocking pole planting,counter+围绕雪仗转弯。当然俄最后几次滑的作法仿佛是groomer不点杖,steep和crud用blocking pole planting。俄看很多极限滑雪或深powder视频,点杖来初始化一次转向的作法还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想这或者也是正确的。

虽然跟各位大侠混了一段时间,俄还是不太能接受将racing和recreational截然分开的观念,积习难除吧。找到这个网站之前,都是看racing视频揣摩滑雪的。这篇文章多少解释了俄对racing里点杖与否的疑问。但老实说,翻完这篇再看racing,还是看不到太多点杖的证据。

要说俄有颗竞技的心,是奔racing skiing去的,那就太抬举俄了。俄还是先跟各位大侠把recreation玩好了要紧。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3-4-19 09:28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3-4-19 08:51
多谢各位大侠捧场。

focus on这个主要是因为自己不会点杖。上个雪季末尾somehow找到一点线索,通 ...

Do you think you gonna be a Extreme Skier?
作者: jluo    时间: 2013-4-19 09:40
很诧异竟然没人出来提出异议,或者做技术讨论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3-4-19 10:15
jluo 发表于 2013-4-19 10:40
很诧异竟然没人出来提出异议,或者做技术讨论

俺们不懂点仗耶, 从来都是瞎戳, 大侠给讲讲呗
作者: snowrider    时间: 2013-4-19 13:07
本帖最后由 snowrider 于 2014-6-15 18:35 编辑

..........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4-19 13:32
看了半天还是一知半解 – 与时代脱节啊。大师想另类讲自己的高技,自然无可厚非,可是他提到的反面例子就有点勉强。我真是不知哪里有“一些人认为,sl和gs不需要点杖,因为racing当中已很少使用点杖技术。”还有,不单是竞技,猫狗和公园都用雪杖啊。

轻一点杖,转弯,。。。。。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3-4-19 13:59
vicboy™ 发表于 2013-4-19 14:32
看了半天还是一知半解 – 与时代脱节啊。大师想另类讲自己的高技,自然无可厚非,可是他提到的反面例子就有 ...

同意v老大的看法。此人在气味上跟HH似有一拼的,desperate表现出不同群俗的“独到之见”。

当然原文主题是讨论青少年竞技滑雪教学的,主要又在sl和gs这类技巧赛领域。我把那些都编译掉,多少有断章取义的效果。v老大这种等级的,或该移步去看原文怎么说,可得一个全豹,反过来又能给我们这些人一些意见。

俄还是那样,即便编译过这篇文章,再看racing视频,还是没看到太多的点杖……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4-19 15:22
本帖最后由 vicboy™ 于 2013-4-19 15:27 编辑

歪楼加吹下牛吧。

N年前在威山,有一周末我在那里滑雪,有一旅行团带了一批中国大陆观光客来。旅行团事先并没有安排滑雪。时至下午有九男女一定要滑雪,他们不会滑雪。因为没有事先安排,雪场没有会讲中文的教练,然后旅行团通过他人找到我。他们问我要收多少钱,我不想教,嫌麻烦,耽误我滑雪时间,我说我不教,我自己要滑雪。他们一定要我教,要我开个价。我无法推挡,就开了一个天价。真是天价。我以为他们会不接受,我就不用教了。谁知,他们说可以接受。

我在山上等着,导游把九男女带上山。(山上也有初学者滑的地方)。这九男女站都站不稳,可就是要把雪杖挟在手臂下,好像downhill racer一样,我说他们也不听,嫌我教他们的基本动作太闷太烦。雪场教人的规矩是Customer is first.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结果我惟有最后放弃,让他们在baby hill上挟着雪杖downhill。多数的时候我是在帮他们摔倒之后拉他们起来。

90分钟后,我教完了,收了比四级教练私钟多数倍的价钱。(钱在教课前就收了)这是真正的雪杖在现代滑雪的应用。

颤抖地请你们膜拜一下吧。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3-4-19 16:10
俄遭遇过某种程度上类似v老大的经历。上training的时候,忽然有国内某省管理相关类别职业教育的官方考察团来访。因为我是那段时间唯一的中国学生,学校的director干脆摆我叫到身边随侍,打印中文标语,学了你好吗之类的招呼语,还把最好的设备从仓库里调出来,要我绝对保证准确的中文名称翻译,之类,好一顿忙活。

结果来了一看,两个年轻人领着一队老太太+小孩子,一看就是官员亲友借名考察公款旅游的。那边张牙舞爪地演示炫耀,这边的老太太小孩子们一脸茫然,摆俄这个当翻译的夹在中间哭笑不得。后来索性问带团的小姑娘,说这就是旅游吧,考察个p。小姑娘笑而不答。临走忽然问说你对蒙特利尔的夜店熟吧,哪里有strip club你知道么,还问俄要电话备份。当然最后也没有真的打来,或者自己解决了吧。倒是俄损失了一次拿他们的公款活色生香的良机。
作者: snowrider    时间: 2013-4-19 22:24
本帖最后由 snowrider 于 2014-6-15 18:35 编辑

..........
作者: lupo    时间: 2013-4-20 08:04
sl应该是必须点仗
作者: checkmoteur    时间: 2013-4-20 14:47
找到一个slalom的慢动作视频,各位参考。俄看到的是清一色的双手点杖。最后一个是单手,却又是blocking pole plant,利用点杖转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GQ9egMTW9s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3-4-20 15:17
vicboy™ 发表于 2013-4-19 16:22
歪楼加吹下牛吧。

N年前在威山,有一周末我在那里滑雪,有一旅行团带了一批中国大陆观光客来。旅行团事先 ...

哎,也不知道那种downhill式的雪杖夹法是从哪以讹传讹来的。

很多没正规雪场的地方这样的滑雪者很常见。 见过有的在加拿大滑雪,雪场教练指导上课,啥也不听就在baby hill上放坡乱摔的。

看着真让人羞愧
作者: 雪坷垃    时间: 2013-4-20 16:45
checkmoteur 发表于 2013-4-20 15:47
找到一个slalom的慢动作视频,各位参考。俄看到的是清一色的双手点杖。最后一个是单手,却又是blocking pol ...

我感觉即使是racer,每个人也可能有点风格差异。这个人的点杖手势就是有点偏blocking,而且这个视频本身也比较早(03-04年)。

再看看林大小姐的点杖手势和他就差别就挺大的:

[youtube]09GRD0YRnYk[/youtube]

另外,这篇文章也说了,陡坡的情况才会有迫切的需要靠点杖来重心归位的需求,平坡就不太需要了。

总体来说,现在在雪道上确实能看到这两种点杖的方式:1 点下杖去,绕杖转弯(blocking的原理)2 靠点下杖去拨拉一下的力,人的身体顺便就往前窜,归位重心(re-centering)。






欢迎光临 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http://skichinese.com/skichines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