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标题: 韩国教练讲滑雪 [打印本页]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1 15:35
标题: 韩国教练讲滑雪
忘记了瓜瓜教头有没有上过这个片。我最进才开始注意。韩国教练的英文不太流利,我的英文也不好,看了十几二十次后,勉强自以为是的认为明白了一些,觉得有收获。想要看的话要有耐心反复看,注意细节。没有耐心的不要看,开心滑雪,不需想太多。

[youtube]KHERrKCTq5g[/youtube]
作者: Phoenixtear    时间: 2013-1-1 16:25
谢谢老大的新年大礼
作者: StormRider    时间: 2013-1-1 17:47
3‘17“ 亮点 啊学习了,谢谢老大的新年礼物
作者: arooga    时间: 2013-1-1 17:56
他这个高速的滑法解说  挺有意思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1 20:07
贴个视频很简单, 简单解说出视频的精髓, 不是我们这般宵小能做到了, 老大V5, 我这又要飞跃了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1 20:10
标题: 让东西文化碰撞一下. :)
[youtube]Kpl3KeUi7wA[/youtube]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1 20:19
本帖最后由 vicboy™ 于 2013-1-1 20:27 编辑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1 20:10


请教瓜瓜教头,有碰撞吗?我只觉得是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
再看看仔细点,韩国教练说什么了?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1 20:23
vicboy™ 发表于 2013-1-1 20:19
请教瓜瓜教头,有碰撞吗?我只觉得是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

好吧, 不算碰撞, 整体感觉东方会更细腻一些, 双轴的概念, initial inside ski的解释啊, 我更愿意听东方的.

当然看着视频看西方人说, here, there, 也能理解, 但是思维就很难进去了
作者: skisnowboardca    时间: 2013-1-2 08:15
thanks for sharing , like this music~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3-1-2 08:19
韩国的技术是基于他们的技选赛的。他们每年会有技选赛,评判标准有速度,表现(performance),以及动作质量。其中他们最在乎的是滑降速度。 项目有各种大中小弯,猫跳moguls等等。

04年以前他们的技术是非常西化的,强调early edging, outside ski dominant, counter等等要素。 但后来他们的自己风格技术逐渐脱离出来,新技术更强调速度,更适合他们国家的雪况和雪道。



比如这个,他们在一部分阶段内脚承重,认为这样能帮助COM 更深入这个弯,速度更快。
作者: jluo    时间: 2013-1-2 09:03
本帖最后由 jluo 于 2013-1-2 09:07 编辑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1 20:10


好东西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2 10:09
这东西真不好搜


http://www.apsi.net.au/media/2286/winter_2011_snowpro.pdf
作者: chalpha    时间: 2013-1-2 10:20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2 10:09
这东西真不好搜


好东西,辛苦了
看了下发现居然里面没有讲加拿大的技术?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2 10:36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2 10:09
这东西真不好搜

瓜瓜万岁万岁万万岁!你现在就上市吧,然后再娶个韩国小三。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3-1-2 10:49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3-1-2 08:19
韩国的技术是基于他们的技选赛的。他们每年会有技选赛,评判标准有速度,表现(performance),以及动作质 ...

瓜瓜你仔细读读韩国人的理念,暗合了你的逐渐加力,推迟engagement,以保持灵活性。
不过他们更加前进了一步,直接踩在内脚上了。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2 10:51
chalpha 发表于 2013-1-2 10:20
好东西,辛苦了
看了下发现居然里面没有讲加拿大的技术?

澳洲的标准本身就跟加国相同, Rotary=Pivot,它们没有 Timing & Coordination。我也认为这是一个很虚的神功,也许我还没达到理解的境界。加国这几年没有什么突出的新意。反而其它国家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2 11:43
IntoTheWind 发表于 2013-1-2 10:49
瓜瓜你仔细读读韩国人的理念,暗合了你的逐渐加力,推迟engagement,以保持灵活性。
不过他们更加前进了 ...

忍不住, 偷偷读了一遍, 你这总结的比我想像的还要好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2 11:57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2 10:09
这东西真不好搜

刚把日本和韩国部分看了,非常有新意。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2 12:04
这些个理念应该归功于火鸟同雪, 俺受之不武。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2 12:29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2 12:04
这些个理念应该归功于火鸟同雪, 俺受之不武。

那就你们俩个分享2013诺贝尔滑雪搜索奖吧。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2 13:10
我看完了。最后的结论是这些都不如像一个球滚下去的自然。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3-1-2 14:36
vicboy™ 发表于 2013-1-2 11:57
刚把日本和韩国部分看了,非常有新意。

vicboy™  圣诞节和上周六试过。觉得很容易出现A腿,理论上我知道为什么。未必这理论不对,只不过自有坏习惯,加上功力不够。



老大威武

他这个要内脚外刃,倒向山下,得多少年功夫!

很好奇他们怎么训练新手的?
作者: c_sea    时间: 2013-1-2 14:44
本帖最后由 c_sea 于 2013-1-2 14:48 编辑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2 10:09
这东西真不好搜


唉呀, 我释然。 瓜瓜万岁!万岁!

ScreenHunter_38 Jan. 02 14.16.jpg (58.02 KB, 下载次数: 60)

ScreenHunter_38 Jan. 02 14.16.jpg

ScreenHunter_39 Jan. 02 14.40.jpg (81.24 KB, 下载次数: 59)

ScreenHunter_39 Jan. 02 14.40.jpg

ScreenHunter_39 Jan. 02 14.16.jpg (59.57 KB, 下载次数: 58)

ScreenHunter_39 Jan. 02 14.16.jpg

作者: StormRider    时间: 2013-1-2 14:46
好看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2 14:50
这些天来市场推广不顺, 看来还是产品不对, 这个买钱前景应该不错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2 15:37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2 14:50
这些天来市场推广不顺, 看来还是产品不对, 这个买钱前景应该不错 ...

有治不好得病,就有卖得了的药。

你不看化妆品卖了上百年,女人还是一个个肌肤苍老,新的化妆品照样一个接一个的上。

你要不要换个新的市场部经理?

友情提示:你要是把所有的药都吃下,你会x掉的。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3-1-2 16:32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2 10:09
这东西真不好搜

荷兰人的训练方法有意思,想像你站在卡车的方向盘上。
长短腿 -> more inclination instead of angulation, 减少受伤,加快学习进度
作者: chalpha    时间: 2013-1-2 17:52
c_sea 发表于 2013-1-2 14:44
唉呀, 我释然。 瓜瓜万岁!万岁!

carving时的A frame由angulation造成,只要两板立刃角度一致,外板承重都没有问题。
德国人的示范可以在大腿和上身的折角看出较大的angualtion.
如果hip angulation过小,inclination同时过大,形成的A frame实际是内腿承重了。
作者: c_sea    时间: 2013-1-2 18:23
chalpha 发表于 2013-1-2 17:52
carving时的A frame由angulation造成,只要两板立刃角度一致,外板承重都没有问题。
德国人的示范可以在 ...


谢谢解释 , 当时我滑的时候就是追求大角度的Angulation , 外板承重是没问题的, 那样滑的爽呀。 再次释然释然。
作者: chalpha    时间: 2013-1-2 18:30
c_sea 发表于 2013-1-2 18:23
谢谢解释 , 当时我滑的时候就是追求大角度的Angulation , 外板承重是没问题的, 那样滑的爽呀。 再次释 ...

呵呵,我没那个意思。
我们这边小RACER挺多,AFRAME看多了,自己练练也就琢磨出这个原因了。

作者: c_sea    时间: 2013-1-2 18:55
再来一张,都是Carving的


作者: skisnowboardca    时间: 2013-1-2 18:59
A 腿和老大们万岁!!
作者: chalpha    时间: 2013-1-2 19:06
我也跟风来张自己的
作者: StormRider    时间: 2013-1-2 19:07
本帖最后由 StormRider 于 2013-1-2 19:12 编辑
skisnowboardca 发表于 2013-1-2 18:59

A 腿和老大们万岁!


你和老大都是坏人:坏就坏在万岁上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2 19:17
我说这两天眼皮咋老跳呢
作者: c_sea    时间: 2013-1-2 19:19
skisnowboardca 发表于 2013-1-2 18:59
A 腿和老大们万岁!!


小妮子, 我还得澄清一下, 我说的是Carving 的时候的 Aframe, 我现在还不能确定它是不是个问题需不需要改进,想弄清楚一点。  不Carving 的时候出现A肯定是不对的 。
作者: c_sea    时间: 2013-1-2 19:26
chalpha  http://www.epicski.com/a/effects ... ents-on-the-a-frame


chalpha, 读完这篇文章, 我想我有点明白了。 先吃饭,回头再说我的想法。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3-1-2 19:34
本帖最后由 IntoTheWind 于 2013-1-2 19:41 编辑
chalpha  http://www.epicski.com/a/effects ... ents-on-the-a-frame


很好的文章,基本详解了steering, 包括为啥要用leg steering,以及nate说的内脚要承重才能steering。
也解释了hockey stop A腿的原因。

可是没解释carving的A腿问题吧?

你的Angulation解释倒是更合理一点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2 20:20
这位Bob滑的不错, 就是话说得实在是罗嗦, 实在是follow不下去了, 快赶上molly啦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2 20:24
本帖最后由 quoiguaski 于 2013-1-2 20:39 编辑

[--flash]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17548757[/flash--]


[youtube]raN2DIWzv7o[/youtube]

西海大侠要是有心得, 一定给俺用中文解释,解释
作者: Bingster    时间: 2013-1-2 20:50
c_sea 发表于 2013-1-2 18:55
再来一张,都是Carving的

Wide Stance Carving 是会A-Frame了,Narrow Stance Carving 就不会A-Frame
作者: StormRider    时间: 2013-1-2 20:52
老大的原贴可不是讲什么A不A的,歪楼要扶正。


作者: lulu    时间: 2013-1-2 21:13
老大还是大概给划个重点,别光佛渡有缘人那
作者: c_sea    时间: 2013-1-2 21:24
本帖最后由 c_sea 于 2013-1-2 21:42 编辑
c_sea 发表于 2013-1-2 19:26
chalpha  http://www.epicski.com/a/effects ... ents-on-the-a-frame


这篇文章很好。 不是好在他了解释A Frame, 而是好在他解释了Rotary  Movements和关节的关系。  我试着结合我自己的滑行讲讲我的理解,
这篇文章讲了四种Rotary Movements(    Rotation,    Counter-Rotation,    Blocking Pole Plant,    Independent Leg Steering  ), 和三个关节(韩国人把肩膀算第四个关节,我们先不谈韩国流)- 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 四种 Movements 里面Blocking Pole Plant 是一个组合(虚拟神功), 不做单独讲解。

他的解释是如果用Rotation movement来初始Turn(就是上身带动下身),  容易产生A Frame,有兴趣的自己读去。 不过我想这主要还是针对初级滑雪者讲的。我想结合他的描述来说说我对Carving 的看法。

先简单说说他的描述,
在Turn 的初始阶段, 如果用Rotation,很容易让膝关节转动, 但是却让髋关节离开Skis, 阻止Angulation的产生。
在Turn 的初始阶段,如果用Counter Rotation, 非常容易转动屁关节,其实就是让就是屁屁往下坐下去, 但是这个动作却阻止了膝关节的扭动。  
如果用 Independent Leg Steering , 两个脚用不同的转轴, 所有关节都很容易的扭动(我还没参透这个意思,还要想想)。

在 Carving的时候,尤其深度 Carving的时候, 我认为就是要把屁屁拼命往雪地上压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大角度的 Angulation, 通过上面的描述, 如果把屁屁下压, 最能做到的就是Counter Rotation。(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很多Carving,Racing都要讲解很多Counter Rotation )但是这时候膝关节被锁住, 扭不动了, 所以产生A是很自然的。

通过上面的几个深度Carving 的图片都是体现了Counter Rotation 的, 包括本人不自量力的截图, 以及在我的作业里回答V大的时候我说我的身体和眼睛都看着山下, 其实是不自觉的使用了Counter rotation 来压屁屁, 加大了Angualtion的力度。 当然, A也就出现了。

A能不能改? 其实是可以改的, V老大上次教我在下Fall line的时候, 主动的转动上体, 其实是完全对的, 转动上体带来的后果就是让膝关节能够转动。他还让我山上脚往外转动, 其实就是体现了本文里面的Independent Leg Steering,就是两个脚要有不同的转轴。

就算是能改, 但是我目前还没有结论A在Carving里面算不算毛病, 不过我个人倾向于不算毛病, 只是使用不同的技巧(有意或无意)产生不同的后果而已。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3-1-2 22:09
c_sea 发表于 2013-1-2 21:24
这篇文章很好。 不是好在他了解释A Frame, 而是好在他解释了Rotary  Movements和关节的关系。  我试着结 ...

Independent Leg Steering,我的理解,一支脚撑住,另一只脚才能独立旋转而不带动身体转动。
所以单脚站立是不行的,所以回到了Nate说的,steering需要内脚承重。
作者: c_sea    时间: 2013-1-2 22:30
本帖最后由 c_sea 于 2013-1-2 22:47 编辑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2 20:24
[--flash]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17548757[/flash--]


录像很好啊, 句句真言。  老实说, 我从来没有在CSIA学到任何Mogul 的本事,在害怕课俱乐部学过3堂课, 教练是个二级,现在回头看来他的Mogul不如我现在的水平,虽然他人很好, 可惜我没学到值得我回味的东西。 我 完全是在网上看文章, 看录像, 然后猫狗帮一班人或正确或错误的口头指导,然后利用BM或Glen Eden简陋的条件练习。野路子出身。

我个人的体会跟这个录像里面完全一样, 第一条就是 Short radius turn。没有一个好的 Short Radius Turn 去玩猫狗是我不能想象的。去年我发现我处理更陡的猫狗不力, 我认为是我在陡坡上的short radius turn 不够稳定, 所以去年没怎么练Mogul, 大部分时间在双黑单黑上练小Turn了。 但是季末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真的是功夫在猫外。  

小Turn 频率越快越好。 猫狗帮的理论是如果你的Turn 转得比猫狗的频率还快还密集, 猫狗其实就是平地。

今年我会将路线改进一下, 跟录像里面讲的,要懂得选择不同的路线,尤其在陡坡上应该选择一些兰线来控制速度。 我过去走的都是流水线(红线), 就是最难的一条线。 其实在陡坡上,不应该一直走流水线的。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2 22:52
c_sea 发表于 2013-1-2 22:30
录像很好啊, 句句真言。  老实说, 我从来没有在CSIA学到任何Mogul 的本事,在害怕课俱乐部学过3堂课,  ...

我没过啥世面,我甚至没见过阿慢滑过,唯一一次震撼我的花蘑菇是两位csia的教练

当时我和轻骑大侠坐在缆车上,缆车下是条双黑冰蘑菇,这两个教练一直站那里讲话,不敢下。

我还记得当时我给轻骑大侠说,看来这坡不能滑,牌牌都不敢下

话音刚落,我吓尿了,人家以飞快的速度,海豚下去了,每个turn都如此,而且跳的很高

我夜郎了啊,好在脸丢轻骑大侠那里了,不打紧

作者: Brady    时间: 2013-1-2 22:55
虽然还看不懂,但是好像是很有营养的贴子。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2 22:59
Brady 发表于 2013-1-2 22:55
虽然还看不懂,但是好像是很有营养的贴子。

看清楚再说吧。有的营养药品是乱吹骗人的,说不好吃了还有负作用。
作者: jluo    时间: 2013-1-2 23:03
vicboy™ 发表于 2013-1-2 22:59
看清楚再说吧。有的营养药品是乱吹骗人的,说不好吃了还有负作用。

老大这句是重点,大家应该细细咀嚼
作者: Brady    时间: 2013-1-2 23:48
vicboy™ 发表于 2013-1-2 22:59
看清楚再说吧。有的营养药品是乱吹骗人的,说不好吃了还有负作用。

谢谢v老大指点,我尽量选择我能消化的营养品。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3-1-2 23:56
这篇文章也请置顶加精吧,现在我看不懂,过两年在看一遍,别沉了。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3 07:49
其实我也不知道哪些营养补品是真正有益的。我平常还是多吃水果蔬菜。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3-1-3 08:05
IntoTheWind 发表于 2013-1-2 22:09
Independent Leg Steering,我的理解,一支脚撑住,另一只脚才能独立旋转而不带动身体转动。
所以单脚站 ...

我也是在纠结这个问题,没有个支撑点完全独立扭转双腿是不可能的。但靠脚尖点地似乎也能做到。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3-1-3 09:36
firehwak2018 发表于 2013-1-3 08:05
我也是在纠结这个问题,没有个支撑点完全独立扭转双腿是不可能的。但靠脚尖点地似乎也能做到。 ...

单脚尖点地扭转,也会带动身体转或反转。幅度小的时候不明显。
也许我们讨论的这些各种方式steering,把事情复杂化了。
也许脚后跟微微加点力,啥steering都搞定了。

空谈没用啊,实践了才知道。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3 09:57
标题: 十分好的片子
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17548757
作者: jluo    时间: 2013-1-3 09:57
你们两个一起滑雪不就行了
作者: chalpha    时间: 2013-1-3 13:35
IntoTheWind 发表于 2013-1-2 19:34
很好的文章,基本详解了steering, 包括为啥要用leg steering,以及nate说的内脚要承重才能steering。
也 ...

pure carving需要较大的COUNTER ROTATION,故会有A 的现象,我是这么理解的
作者: chalpha    时间: 2013-1-3 13:49
c_sea 发表于 2013-1-2 21:24
这篇文章很好。 不是好在他了解释A Frame, 而是好在他解释了Rotary  Movements和关节的关系。  我试着结 ...

你吃完饭我这边已经深夜了。

欧洲这边对CARVING的路数和北美不太一样,比较偏竞技,讲究反拧和比较大的ANGULATION,奥地利的不用说了,你贴的SOFA SKI SCHOOL的DRILL直接就内手臂指向外板,反拧程度及其大。

意大利的例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57l2VtogJo
这个视频33秒开始的大弯,也是counter rotation+angulation,形成的a frame.

这样的CARVING弯大,对力量的要求很高,我觉得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在北美的系统所滑的CARVING会多用ILS,这样对力量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是逐渐发力收力的,更适合大众。
作者: jluo    时间: 2013-1-3 14:01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3 09:57

got this on youtube?
作者: StormRider    时间: 2013-1-3 19:04
这两天很受教育,从韩国队主教练开始到同雪网的主帅们侃侃而谈的收尾,我快良莠不分了,所以我一个都不吃,怕中毒。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3-1-3 22:21
StormRider 发表于 2013-1-3 19:04
这两天很受教育,从韩国队主教练开始到同雪网的主帅们侃侃而谈的收尾,我快良莠不分了,所以我一个都不吃, ...

不尝尝?也许有一个是灵丹妙药,你一吃就升天。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3 22:45
标题: 反正楼歪了, 不是我的错
本帖最后由 quoiguaski 于 2013-1-4 21:02 编辑

[^_^flash]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18344164[/flash]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3 22:51
标题: 这鲍勃真能整, 服了
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21849674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3 22:57
标题: 这个可以买钱了
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19554601

太多了, 不贴了, 洗洗睡了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3-1-3 23:33
标题: 这也是BOB说的
http://vimeo.com/moogaloop.swf?clip_id=6495732
作者: StormRider    时间: 2013-1-3 23:37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3 23:33

瓜瓜万岁万万岁
作者: JamesBond    时间: 2013-1-4 00:24
这个系列好,要多看几遍回味。
作者: firehwak2018    时间: 2013-1-4 08:48
Bob Barnes 的文章很有营养~
作者: IntoTheWind    时间: 2013-1-4 13:04
本帖最后由 IntoTheWind 于 2013-1-4 13:33 编辑
quoiguaski 发表于 2013-1-3 23:33


----------------- Read at Your Own Risk ----------------------------------

既然放任歪楼了,就继续歪. 这年头,就是A腿和steering能抓眼球。

转一篇详解steering的,”Perfect Turns By Bob Barnes“
http://www.epicski.com/a/perfect-turns-by-bob-barnes

序言: 转弯和刹车是两码事, 不要搞混了. 虽然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摘要:
1. 完美弯是去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不是避开你不想去的地方.
2. 完美弯要用正能量, 避免负能量
3. Tipping是正能量
4. Steering是主要的正能量.
   - Independent Leg Steering,内脚先行, 外脚跟随. 据说很简单的, 把内脚尖指向转弯方向就成.
5. 重量转移无需关心, 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 特意先转移重量到外脚, 是负能量.
   - 双脚都要承重
   - 单脚平衡能力必须练
   - 打滑就像开车drifting, 是负能量。必要时也可以用。
6. 轻点内pole, 增加点小小正能量.
7. 始终踩在甜点上(sweet spot), 不要过分前压脚尖,也不要压脚跟.

总结: steering很简单, 就是内脚尖先动.

结论: 完美弯是目标之一,不是所有目标。心中无雪, 任意驰骋.

----------------- Read at Your Own Risk ----------------------------------
作者: StormRider    时间: 2013-1-4 14:46
本帖最后由 StormRider 于 2013-1-4 14:54 编辑
xinxinqi  既然老大说是营养品,我们要好好尝尝.有原文吗?  发表于 1 小时前

你老兄今天喝了几杯,看着原文还在找原文
作者: StormRider    时间: 2013-1-4 14:48
xinxinqi  既然老大说是营养品,我们要好好尝尝.有原文吗?  发表于 1 小时前

你老兄今天喝了几杯,看着原文还在找原文
作者: skisnowboardca    时间: 2013-1-5 05:15
真佩服我自己啊,如滔滔江水 2012年我就知道党中央将下达当季流行内腿承重和A腿,当时还是美好愿望,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想起了电影里的一句话,在加拿大还是美国总有愿望 实现的时候:) 当时lulu还批判我是王洪文之类的,乱猜中央精神  
作者: Phoenixtear    时间: 2013-1-5 23:14
我还是先把加拿大滑法学精了再说。韩国日本的滑法没什么不对,但是毕竟我们所能接触的仅仅只是有限的几个video而已。没有教练的实地指导,没有这个环境,如果只是看两个vedio就自己跟着模仿,十有八九会练岔。
作者: jluo    时间: 2013-1-5 23:23
Phoenixtear 发表于 2013-1-5 23:14
我还是先把加拿大滑法学精了再说。韩国日本的滑法没什么不对,但是毕竟我们所能接触的仅仅只是有限的几个vi ...

小辟上段录像吧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3-2-2 12:10
标题: 听不懂, 也看不懂, 急人
[youtube]-IjQEfUnO9M[/youtube]


[youtube]FnsgNaE8ssY[/youtube]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4-1-6 14:27
重温了大侠们的高论。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6 14:38
常读常新, 又有了新的发现.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4-1-6 14:40
KuoiGuaBoarder 发表于 2014-1-6 14:38
常读常新, 又有了新的发现.

我发现quoiguaski不见了。你发现什么了?
作者: KuoiGuaBoarder    时间: 2014-1-6 14:45
vicboy™ 发表于 2014-1-6 14:40
我发现quoiguaski不见了。你发现什么了?

我发现韩国教练的滑雪思想充分体现了亚洲人的教育特色, 大人对小孩的教育插手太多.

滑雪也是一样, 都过了neutral, 原来的外脚还不放心, 要帮新的外脚initial一哈, 这样心里就踏实了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4-1-6 15:03
c_sea 发表于 2013-1-2 23:30
录像很好啊, 句句真言。  老实说, 我从来没有在CSIA学到任何Mogul 的本事,在害怕课俱乐部学过3堂课,  ...

多谢老大把这个帖子翻出来。

昨天你带着我们几个人玩小回转受益匪浅。 谢谢!
作者: cat    时间: 2014-1-6 15:18
这理论跟泡菜一样,杠杠的,还能防治H1N1,求老大示范真相
作者: cat    时间: 2014-1-6 18:04
vicboy™  你带你的马桶来,我给你示范。  发表于 2 小时


往山下倒那是狼牙山五壮士。我们马桶派讲究的是坐稳喽,centered and mobile, feel balanced at all time, use all joints,然后才发力
作者: c_sea    时间: 2014-1-7 14:43
luvski 发表于 2014-1-6 15:03
多谢老大把这个帖子翻出来。

昨天你带着我们几个人玩小回转受益匪浅。 谢谢! ...

更正一下,  第一不是小回转是Short Radius Turn。 第二不是带, 是一起滑。  很开心一起滑, 就是时间太短了。




欢迎光临 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http://skichinese.com/skichines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