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标题: Brady 雪季总结2 - 滑雪篇 [打印本页]

作者: Brady    时间: 2012-3-12 19:00
标题: Brady 雪季总结2 - 滑雪篇
本帖最后由 Brady 于 2012-3-12 19:06 编辑

我的雪季结束在春天里。

刚发完了总结1,好长呀,总结2比总结1长多了,不喜欢看长篇文字的可以现在就走了!
太长了,加个目录吧:

免责
器材
单脚滑
重心
山上脚承重
A腿
点杖
上身转动
Edging
何时立刃
pressure control
把圈滑圆
transition
简单的思考

(加完目录我还得道歉,请原谅我的啰嗦和狂妄自大吧,也许真的是写太多了)


先来免责声明吧。碎碎念部分还好,我写东西就这样子的,大家喜欢也好不喜也好,就是论坛的一部分。滑雪的部分是我自己的思考。就像去年说的,主要是给自己一个记录。可能更正了去年的一些想法,可能加入了今年新学的新练的东西。我的方子不见得适合别人,喜欢看的就参考一下,负责的就扔个砖头,不喜的随便。免责!照方抓药死人不管,人救活了也不派钱。有事请回贴PM或烧纸。
西海大侠说:什么level注意什么level的问题。这个和我理解一样,去年我很好地执行了这一点,对于一切非初学者的东西不光是不学,而且是刻意的保持距离,连听都不听,想都不想。今年做得不好,整天胡思乱想,搞得雪季总结也变得很长。
器材。
新板是all mountain一开始不是很习惯。装备是滑雪的一部分,好(合适)的装备会让水平上一截,或者让人在适当的阶段走比较顺利的路或学习曲线。但是就我们常滑的雪道来讲,高手们其实滑什么板子都一样。Michaeltwintip401上也是很帅的。那么需不需要多板呢?其实这是老问题了,关键还是看钱。如果有钱,当然无所谓,可以根据雪况,水平,天气,心情等等预备300付板子,小康呢中产呢,就准备唐朝的和楚王的宫女各一个,随时驭之。但是没有预算也要滑雪!在我目前的理解,一个偏细腰的allmountain是比较好的,现在很多人包括大佬们都推荐bbr,我没滑过,但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我认为在没体会到板子对自己的限制,或者在刚体会到限制的时候没必要换板,staywith it, 直到换板子能飞升。我对此没有研究,但也把自己的理解放在这里,基本上是从羽毛球器械的感觉中来的。

器材比较简单,说完了,接下来是技术部分了。老虎咬天,不知从何开始。就先讨论一下:


单脚滑

雪季中,我受到牌牌的批评,认为单脚滑不适合初学者。对此,我基本同意。我有以下几个看法:
1。我仍然认为单脚滑是进步最快的方式之一。这是基于我个人经验,我走了这条路,当然死活也不承认自己走错了。呵呵。 
2。单脚滑不适合所有人。我已经见过了单脚滑进步飞速的,一般的和缓慢的各种情况的人了。Flyingfox,我们羽毛球的朋友,进步很快,不在当年的我臭鱼牛劲之下。跟单脚有关系(窃以为)。但确实有人很慢很struggle可能是单脚对体力和以前活动的经历要求高有关。
3。我一向认为高手说的和我们理解的是不同的。正如我现在体会的单脚滑和去年我说的单脚滑其实已经不同了,牌牌们说的单脚滑其实跟我现在的理解也一定是不同的。javalin turn,就更危险,因为山上板子的板尖要向下。我是从不练习javalin turn的。我练习单脚,现在也建议有条件的新人练习单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山上,尤其是新手在山上,能在下来的时候记住一件事情就烧高香了。单脚,可以迫使你多记住一件事,山下脚dominate不需要记了.

重心
重心总是大问题,而且总是bother我。曾经发过后脚跟滑雪的问题。现在解决了一些,偶尔还有反复。已经不把这个问题当作主要矛盾了。相信这是一个长期作战。首先,迎面骨压鞋舌,这是一个结果,不是目的。重心向前,要时刻注意,时刻体会。双手要向前,眼睛时刻看得到双手,无论处于那个phase.后坐严重的话,要矫枉过正。换刃时,试图将后脚跟抬起,用前脚掌踩,向前向内偏重心。体会大脚趾切入的感觉。身体不能前倾,性感的PG不能翘出来。臭鱼转述snowspring说:滑雪滑大脚趾。


山上脚承重
单脚滑绝对是有很大帮助的,让山上脚抬起,至少变轻。还是老话,矫枉必须过正。当一定的angulation做出时,因为有立刃,小腿比“初步”练习单脚滑时更倾斜,抬山上脚更难。而此时对重心,倾斜,膝盖,力量,平衡等等的要求更高,所以牌牌们不喜欢初学者练单脚。确实很容易受伤和练错。更多的angulation时纠正山上脚承重更难,对steering的技术要求更高。如果此时不能抬腿,单练单脚(以目前阶段对单脚的要求和掌握而论)已经不能立竿见影。山上脚承重和steering能力是直接相关的。


A。接上一段。
即使不承重,仍然可能A之。山上脚不承重的时候,需要山下腿保持平行,雪板需要和山下雪板保持同样角度。膝盖锁要打开。我现在做不到,但理解如此,姑且放在此处。如果实在不行,A腿就A腿吧。在现阶段,A腿不是问题。lulu不是还有A腿吗?到lulu阶段或者接近lulu阶段之前,可以暂时忍受A腿。

点杖
牛劲说:那是给大佬看的。Lulu说:暂时不用学,在蓝山蓝道级别的点杖你滑好了自然就会了。当然听lulu的咯。但这个雪季初,lulu没谈到此点时,我曾经试图点杖(都怪西海大侠,说不能点杖下蓝道,就是level5) 。经过这个雪季,我发现是有帮助的。福哥曾经也帮过我这个问题。现一并总结如下:

1。点杖完以后,手不要缩回来。我就是这样,被福哥提醒。(或许,根本就不应该伸出去)
2。没有点杖任务的杖在地上拖着。
3。手如挽千斤重物,慢慢带过来,让脚下逐渐加力,和手上动作同步。至于点的时候,用腕子就可以了。点下去,不是扫一下拉倒。 
4。重要!以上3条除第一条前半部分外均为我个人体会,毫无理论根据,因为本人没有看过关于点杖的任何书和视频。

上身转动
上身随转弯转动是可以的,而且是必需的。CSIA有很多东西,虽然我可以理解,但真的可以探讨一下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刚开始学8字,后来要改。上下身起伏,后来要改。重心向前,后来要center(我对这个没意见)。上身一直面对山下,后来要改。扯远了,或许我不应该说csia,因为csia可能不是这么说的,我也不了解。Nate上季末说outsidershoulder inline, snowspring downhill shoulder down,这一季lulu说身体自然跟随。他们都提醒我这一点。上半身一直向山下这个说法是为了上下身分离,上身不要带动下身转,为了上半身稳定。在转大弯时,身体还是要跟过去的。那末什么时候跟过去呢?

下身转了就可以开始动了吗?还是等到counterrotation到一定程度,say,45度?我还不知道,还在体会。但看自己上季末的录像和本季期中录像,是有改观的,还要继续提高。

Edging
edging 在最开始是由inclination初始的,在那以后,要靠angulation来加强。所以edging是结果,而不是目的。在不同的雪况天气体力速度下,有效的转弯的要求是不同的。不是所有时候都立刃一人多高。这是由steering能力,angulation程度来达到的。是结果,不是目的。在平地慢速下强立刃就造成扭腰扭pg的效果,会像现在的我当年的lulu.

P侠教了drill一手向前,一手摸鞋扣。比如向左转,转动过程中右手下垂摸右手鞋扣,左手同时向前伸出,指向右方,或fallline方向。这是增加angulationdrill福哥和小p都教了pivotingdrill,练习重心和脚下感觉,但今年也没练。

何时立刃
有个讲中国话的老外的视频(对不起了美女,下载的视频里没你的名字)讲过所谓扫雪和切雪,我也不懂什么意思,但我听到有2种方式:先立刃再移动重心和先移动重心再立刃。她说:好的滑雪者应该2种方式都会。我正在体会先移动重心再立刃的感觉,缓坡蓝道和绿道做的还行,还得体会。先放在这里。

Pressure control
加力的延续。这是从lulu和福哥那里听来的,土豆也有论述,一并记载在此。加力要逐渐加,我现在在用点杖手“力挽千钧”来带动,对错只能明年再说。加力的延续性则很有趣。力量加上去,要一直延续到出弯。这是转弯力量的分配问题。首先要换重心早,然后立刃,逐渐加力,在刃上待着,力量要加到转过所有的弯,板子和fallline垂直。也就是说出弯的前半段还要有点力,否则没有力量就要猛然释放或靠过度维持一个angulation来把刃放在雪里(否则skidding),不利于release,也不自然。完全纸上谈兵,还没体会到。
不过这种pressure control要是做到了,哇哈哈,那我Phase 2就毕业了。现在讲究连续动,而无突然的大动作。从根本上讲,我理解应该是逐渐加力和逐渐收力,并延伸到其他动作。比如突然的popup,雪季末小p跟我讲我有这个问题。这有可能是因为我加力太突然,到后来没力了,只能猛然释放的结果。


把圈转圆
V大对蓝山兄弟那里知道了把圈转圆的理论原因。到我现在的阶段,这个解释就够了。大意为:不能在蓝道绿道把圈转圆,到陡坡上就不会有S型,必然会Banana,速度会原来越快或者只能刹车减速。那么把圈滑圆我的理解跟去年听说这句话时体会是不同的。那时候,我处于nate所说phase3阶段。基本靠连续的Phase3来减速。听说把圈滑圆,就延长phase3。现在我理解把圈滑圆是指上面我在pressurecontrol里面讲的steering的力的延续,而且在steering比去年进步的情况下,phase2 有减速,到phase3的减速任务也没那么大。现在(试图去)做到的把圈滑圆,已经不是在phase3通过skidding或者sliding来减速了,当然还是在比较缓的坡上,去了黑道,立刻侧滑下去!


transition
这个比较麻烦。我有很多思考,但还没找到正确的办法。那就把思考过程列出吧。Transition的过程我这个雪季才知道是越快越好。我原来还以为越慢越好呢,等准备好了,再滑行一段,再变,多舒服。原来错了。
p在期中月亮石录像后说我transition晚,我才开始注意观察这部分。仔细想了才发现,好家伙,很复杂亚。什么时候换,什么速度换,如何收腿,如果加力,重心如何控制,平衡如何控制,都可以在这里面。这个还不像其他的条目,transition连思考的结果都没有呢,留到以后吧。或者贫雪阶段再思考吧。

转弯还要耐心,小P说我有板尾扫出去的情况,估计是右脚比较明显,耐心不够,信心也不够,油钱更不够造成的。

今年思考比较杂。原因是“想成功,就得跟成功人士在一起,想成功人士学习”。这一季,有机会就没放过lulu (成功人士1),周末滑雪累了,第二天上班得休息好,不能浪费时间休息呀,就找个本子总结和思考上一次滑雪的得失,看看对得起油钱不。这是向小P(成功人士2)学习。其他的就是碰到福哥呀,西海呀,豆总呀等等知名不具的成功人士3-30,有问题就问,越傻的问题越好,越傻的越接近事物本质。
谢谢各位了,另外还有Natesnowspring的把脉一直用到现在,我看下个雪季还能用呢。

这些思考很杂,更多的是为我自己记录和总结。如果说简单点看,有以下几条,有顺序的:
1。重心,虽说最终目标是中心,但5-10年之内重心向前应该是没错的。
2。山下脚dominate我现在有点变态,基本单脚转弯。9-1估计是没错的。如果掌握不好那个1,那就100吧。
3。把圈滑圆。就算为了减速,宁愿skidding也要把圈滑圆。为了怕skidding就匆忙转下一个圈好像是没skidding,但不等于你能在不skidding的情况下转完弯。
4。增加steering的能力。这个topic太大了,而且要花好多油钱才能进步一点。但在此要注意增加的是转弯的能力,而不是为了edging,inclination, angulation, pivoting,等等我懂或不懂得词。比如说:不能为了立刃而立刃,不能为了angulationangulation,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很好的转弯。
5 。再远的我看不到了。我看到的已经把我打垮了。等我看到更远,也许第15个雪季总结的时候再说吧。

谢谢教我滑雪的,和我一起滑雪的和论坛上的老师朋友们,没有你们的笑脸和支持,我的滑雪生活不会这么精彩!(如果能去大白,就更精彩了)。安全滑雪,快乐滑雪!

作者: skisnowboardca    时间: 2012-3-12 19:03
总算抢个沙发
作者: Nate    时间: 2012-3-12 19:19
太累了,坐在板凳上看。
作者: Phoenixtear    时间: 2012-3-12 19:22
有个地板也不错,用iphone先占个位置,回家再慢慢看
作者: jszhong    时间: 2012-3-12 19:35
这么长的总结,真是不顶不足以平民粪。
作者: lupo    时间: 2012-3-12 19:42
好同雪啊,总结都替我们写好了,直接对着查自己毛病!
作者: smellfish    时间: 2012-3-12 19:43
强顶。      
作者: jluo    时间: 2012-3-12 19:44
So long dddd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2-3-12 19:50
做饭前先顶, 晚上静下心来细看。
作者: vicboy™    时间: 2012-3-12 19:53
信息太大了,一时无法消化.留着滑完雪慢慢看.
作者: Jeffzhang    时间: 2012-3-12 20:05
本帖最后由 Jeffzhang 于 2012-3-12 20:06 编辑

累了一天,你又整个这么长的东西!要想看完不比一天滑雪轻松啊!
不管咋说,顶一下!下回长篇要连载啊!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2-3-12 20:08
我这前前后后看了两三遍, 突然发现第一栋已经盖好了
作者: huntermichaelca    时间: 2012-3-12 20:26
很喜欢助理写的东西,你就像探路的尖兵,让我们这些新人受益非浅。再次感谢
作者: daniel    时间: 2012-3-12 20:38
这楼起得可真快。
作者: daniel    时间: 2012-3-12 20:42
我相信你的总结对很多同雪都有帮助的。
作者: Phoenixtear    时间: 2012-3-12 20:43
发现白兰地也是个码字的高手,好不容易看完3遍,却不知道应该回什么了
作者: Brady    时间: 2012-3-12 20:46
huntermichaelca 发表于 2012-3-12 20:26
很喜欢助理写的东西,你就像探路的尖兵,让我们这些新人受益非浅。再次感谢 ...

请下载我制作的小册子。


Nate人你看不到, 多看看他写得东西,越读越有味道。平时能看得到的牌牌助理们,多问。

我写得东西没有什么,多希望我能理解的更深,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对的呀。

但即使不对,我也要写出来。自己也可以有个记录,而且Nate说了,我们有什么呀,我们有这个论坛。 任何贡献,那怕就是立个靶子,也是贡献。 我从这个坛子里认识很多朋友,学到太多了,今天上班整整写了一天,就算我的回馈,就算我公司微不足道的贡献吧。 要不是大家的帮忙,爱滑雪同学的气场,能有这么好的气氛? 我是后来者,占了便宜。你是更后来的,居然有private class,看大佬们忆苦思甜的文章没? 他们都独自摸索过多年。不要感谢我,先感谢论坛吧。

要感谢所有在坛子里说话的和不说话的双板的和单板的同雪,都亏了他们,才有我们的今天。

作者: ouer2010    时间: 2012-3-12 21:07
膜拜一下高级写手,慢慢研究一下
作者: swimmingfish    时间: 2012-3-12 23:32
下个雪季开季时慢慢看!

作者: rockyroc    时间: 2012-3-12 23:35
Brady 发表于 2012-3-12 19:00
我的雪季结束在春天里。

刚发完了总结1,好长呀,总结2比总结1长多了,不喜欢看长篇文字的可以现在就走了 ...

顶!赞认真和文字!mark了慢慢对照学习。

作者: skisnowboardca    时间: 2012-3-13 05:54
太珍贵了,收藏起来,明年再看
作者: ski167    时间: 2012-3-13 08:36
我原以为对于滑雪者来说,快乐大概就来自于雪板和雪的亲密接触。现在知道了Brady关于滑雪的思考和总结也能给我带来舒适感。希望Brady同雪尽快成长为好的skier,让那颗勤于思考的大脑和那双善于码字的手给同雪网更多的贡献。
作者: Brady    时间: 2012-3-13 10:45
回复 22 # ski167 的帖子

福哥太客气了。 分享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得益,我回馈。 哪怕是分享我犯的错误。

真希望我说得都对。但就像我看去年的总结一样,相信明年我看今年的大作,也会笑吧。但倒过来想,如果每年看前一年的总结都悟到新东西,觉得今是而昨非,那说明我每年都进步吧,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作者: 闹妈    时间: 2012-3-13 12:31
Brady 发表于 2012-3-12 20:46
请下载我制作的小册子。

这段,我看懂了!

前面的,留给我LD!


作者: bullpower    时间: 2012-3-13 12:46
本帖最后由 bullpower 于 2012-3-13 12:47 编辑

你们别夸楼主了,再夸,明年,他一层楼就得盖到翻页了。。。。。。。。
BRADY,你能总结一下你目前最严重,最需要改进的问题是啥(除了写文章太长),

比如像我,还是OUTSIDE SKI DOMINANT做的不够。

作者: 水行者    时间: 2012-3-13 13:19
总结写得很全面。可以当范本用。
作者: Brady    时间: 2012-3-13 13:37
回复 25 # bullpower 的帖子

我看得见的还有以下几个问题:
transition(山上腿帮忙,山下脚回收initial, 太晚),, 重心(不中心,太高),balance,点杖,A,身体跟随,加力收力太突然不均匀,steering 不延续,板尾扫雪,膝盖锁,转弯效率不够高。
另外还有个人原因:害怕,不够耐心,没假,没钱。

现阶段主要矛盾是没钱,重心不center, 以及transition.


作者: quoiguaski    时间: 2012-3-13 14:12
关于 Pressure control, 我强烈建议你重写, 写之前好好读读你师傅在大毛帖子里面的高论。
作者: b-p    时间: 2012-3-13 16:13
写的真好,太全面了,俺今年不用写了,直接copy到硬盘里就ok了
作者: Brady    时间: 2012-3-13 16:15
回复 29 # b-p 的帖子

写,一定得写,你们都看了我的,我还没得看呢。 


大家角度不同,都出来晒晒,等着看呢。 

作者: lulu    时间: 2012-3-22 15:17
Brady同学这种大部头,虽然细节可以推敲,不过非常适合初学做辞典用。就个人发展来说,当你每年写一点总结的时候,大概是开始飞升了
作者: 土豆想旅行    时间: 2012-3-22 15:52
大弯练好 练中弯。中弯练好练小弯。小弯练好练蘑菇。蘑菇都练好了  我觉得就可以不滑了
作者: c_sea    时间: 2012-3-22 17:07
偶把lulu的话copy 一下献给你,明年应该看到一个一飞冲天的Brady .

“就个人发展来说,当你每年写一点总结的时候,大概是开始飞升了。”

作者: Brady    时间: 2012-3-22 17:15
回复 33 # c_sea 的帖子

谢谢各位的鼓励,尽管我的总结不一定对,但已经是我第二个小板凳了。但我也希望每年都能挑出前一年总结的毛病,那说明年年都进步呀。


今年滑的少,希望明年能更多向各位请教。 (lulu冷汗直流中。。。。。。)

作者: luvski    时间: 2012-3-22 17:26
土豆想旅行 发表于 2012-3-22 16:52
大弯练好 练中弯。中弯练好练小弯。小弯练好练蘑菇。蘑菇都练好了  我觉得就可以不滑了 ...

这话咋这么耳熟,哦,想起来了,是Nate 在大白给咱们上课时说过的。他还说Brady 这篇东西是造褔后人。
作者: lulu    时间: 2012-3-22 23:14
本帖最后由 lulu 于 2012-3-22 23:14 编辑
luvski 发表于 2012-3-22 17:26
这话咋这么耳熟,哦,想起来了,是Nate 在大白给咱们上课时说过的。他还说Brady 这篇东西是造褔后人。 ...Brady  你们也上课了?Nate洒向人间都是爱呀。 谢谢粉丝转述,心里很高兴。我们有什么呀,我们有这个论坛。

Nate专门叮嘱我们要把所讲的传达给你,因为你没去大白。你说代师传功,不知能不能传达着一份情谊
作者: Brady    时间: 2012-3-23 06:52
回复 36 # lulu 的帖子

这下正式是孙师兄了。

作者: b-p    时间: 2012-3-23 08:31
比较来比较去,还是v老大的说的小提内脚滑最实用
作者: smellfish    时间: 2012-3-23 09:45
Brady 发表于 2012-3-23 06:52
回复 36 # lulu 的帖子

这下正式是孙师兄了。

咋师傅变成师兄了?我还是继续喊孙长老。江湖人称,要想学的会,得跟师傅睡,俺这次和孙长老上下铺过了,下个雪季应该能更进一步吧。

下次找个机会和那个猫狮一个宿舍一次,嘿嘿。。。。。。。。






欢迎光临 同雪网 SkiChinese.com 北美滑雪论坛 (http://skichinese.com/skichinese/) Powered by Discuz! X3.2